高中文言文《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理解

高中文言文《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理解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有删改)

  5.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访之士大夫家 访:拜访

  B.此理之不易者也 易:改变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苟且

  D.皆著而非之 非:批驳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疑其不可考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

  B.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 吾尝终日而思矣

  C.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谋诈之术观点的一组是( )

  A.①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②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B.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故论作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C.①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②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D.①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②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在旧法已亡、旧俗已灭绝很久的情况下,孔子、孟子阐明先王之道,并不是勉当时国君之所难,而是因时之变提出应当实行的`主张。

  B.《战国策》的写作上接《春秋》,下至楚、汉的兴起,记载的时间跨度长,史料丰富。作者对这部书的史料价值进行了肯定,认为不应该将它废弃。

  C.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刘向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和孔孟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的对比,孔孟之道与游士邪说的对比。

  D.作者认为,战国游士之说只是偷为一切之计,他们尚诈、言战,有百弊而无一利,小则亡身,大则亡国,远不如先王之道用之无弊。

  9.断句和翻译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8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隆中对文言文最简翻译

    隆中对文言文最简翻译   隆中对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现在是学生们必学的课文之一。下面是关于隆中对文言文最简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隆中对   亮…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4
  •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全词翻译赏析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出自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 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7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24
  • 刻舟求剑文言文

    刻舟求剑文言文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7
  • 描写母亲的诗句

    描写母亲的诗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岁末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1
  •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赏析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