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文化经典

文言文阅读题:文化经典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②也,不知其仁也。”“赤③ 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①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②宰:家臣、总管。③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

  14、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虽然能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但是并不是说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就是仁。

  B、冉求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所以孔子始终是反对冉求的。

  C、公孙华虽然能言善辩,知道礼节进退之道,但是不一定就能遵守并达到仁的境界。

  D、在孔子看来,他的三个学生虽然各有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15、结合下面选段,分析孔子的思想。(3分)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答:

  参考答案:

  14、B(实际上,孔子也是很欣赏冉有的。《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三人皆可从政,认为“求也艺”。《先进》说政事才能要数冉有、季路。)

  15、孔子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仁”。他们虽然各有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做到仁,就要做到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或者说,利己、利人、利家、利国、利天下的就是仁。)

  参考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2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童趣》   一、 词语积累   (一) 常规词语   [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2
  • 柳营曲・金陵故址

    临故国,认残碑。伤心六朝如逝水[一]。物换星移[二],城是人非[三],今古一枰棋[四]。南柯梦一觉初回,北邙坟三尺荒堆[五]。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曾赋黍离离[六]。 注释[…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5
  • 唐诗酬郭给事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维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酬郭给事译文及注…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6
  • 文言文实词除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除的用法   (1)名词。   ①殿阶。 登自东除。(张衡《两京赋》)   ②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③门屏之间。扶辇下除。(《汉书》)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 有关描写人生事理哲理的古诗词名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1
  • 【中吕】红绣鞋 雪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满乾坤无处不琼瑶。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梢,想孤山鹤睡了。 半月泉  凿透林间山溜,平分天上中秋,菱花分破…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