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训练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文言文训练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①,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②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③而为氓。”文公与之处④,其徒数十人,皆衣褐⑤,捆屦⑥、织席以为食。

  陈相⑦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⑨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 “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⑩。”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⑾,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⑿;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⒀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⒁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⒂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⒃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

  ①神农:炎帝神农氏,相传他第一个制造农具,教导百姓种田,是中国农耕的发明者。神农之言:指战国时期的农家学说。许行:楚国人,农家学派。②踵(zhǒng):脚跟。这里用作动词,登,走到。文公:滕文公,滕国君主。③廛(chán):老百姓的住房。④与:给予。处:住所。⑤褐:粗麻编成的短衣,指老百姓穿的衣服。⑥捆:编织。屦:用麻、葛等织成的鞋子。⑦陈相:陈良的学生。陈良是楚国译文儒家人物。⑧饔飧(yōng sūn):早餐和晚餐。饔飧而治:一面自己做饭,一面处理政事。⑨厉:害。厉民:使民众受到损害。⑩素:未染色的生丝绢。⑾釜:锅一类的炊具。甑(zèng):用来蒸食物的陶土炊具。爨(cuàn):烧火煮饭。⑿陶:制陶器者。冶:制铁器者。⒀舍:什么。宫:室,家。⒁纷纷然:忙乱的样子。⒃路:动词,奔走。

  【译文】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即使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获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受到损害而供养自己,哪里算得上贤明呢!”

  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这些都是他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来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什么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耕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末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耕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之后才用,这是带领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的一般道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捆屦、织席以为生

  (2)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3)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4)是率天下而路也

  2.“奚冠”和“许子奚为不自织”中,两个“奚”,意义、用法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3.文中许行的“神农之言”主张的是________。孟子则抓住许行的话予以驳斥,孟子认为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4.孟子在说理时,并非一开始就讲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用了______的说理方法。这样说理的好处在于_______。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参考答案】

  1.(1)弄到食物(或:维持生活) (2)哪里 (3)忙碌的样子 (4)动词作动词,奔走

  2.第一个“奚”:疑问代词,作“冠”(名作动)的倒装宾语。“奚冠”,戴什么帽子。

  第二个“奚”:疑问代词,什么;作介词“为”的倒装宾语。

  3.人人从事农业劳动,国君也要和百姓“并耕而食”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社会分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4.类比 从小到大,从远及近,层层类推,巧妙地使许行的言论不攻自破。

  5. 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的一般道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2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令名,年三十四,以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侪辈已翕然称之。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言朝廷进退大臣,须当以礼。书上,忤执…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2
  • 《后汉书 华佗传》原文及译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2
  •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原文及译文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累…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77
  • 泰戈尔《对岸》的原文阅读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8
  • 《晋文公伐原》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2
  •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司马温公神道碑     苏轼 公讳光,字君实,其先河内人,晋安平献王孚之后,王之裔孙征东大将军阳始葬今陕州夏县涑水乡,子孙因家焉。曾祖讳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