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理解:穿井得人

文言文理解:穿井得人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20、解释加点的词:(2分)

  (1)及其家穿井( ▲ ) (2)国人道之( ▲ )

  (3)不若无闻( ▲ ) (4)吾穿井得一人( ▲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国 ▲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22、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

  参考答案

  20、等到时候 说,谈起 不如 得到 评分标准: 每处0.5分

  21、(1)全国人都在谈论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22、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不要轻易相信传言蛮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在交际中,语言表达做到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答对一点就给满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2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常见文言文虚词

    常见文言文虚词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复习重点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87
  • 文言文中官职词语的解析

    文言文中官职词语的解析   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7
  •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归纳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归纳   1、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记》   2、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3、诎右臂支船 “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0
  • 《早发白帝城》翻译及赏析

      《早发白帝城》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言】   《早发…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0
  • 满江红·拂拭残碑

    朝代:明代 作者:文征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封疆蹙;…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18
  • 满庭芳·碧水惊秋翻译赏析

      《满庭芳·碧水惊秋》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