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通假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通假字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是日遂?出华林部远甚。”

  盖:通“盍”;何不。兼词。“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名词。“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洗手。动词。“媵人持汤沃灌。”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动词。“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笙: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笙,

  还:同“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

  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恍惊起而长嗟。”

  麾:同“挥”;指挥。动词。“麾众拥豪民马前,”

  惠:同“慧”;聪明。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

  混:同“浑”水不筒,污浊,形容词。“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溷:同“混”、“浑”混浊。形容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浑”;厕所。名词。“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同“嫉”;嫉妒,憎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棘:同“戟”;兵器。名词。“闵?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垫。动词。“籍柔覆温之躯。”

  纪:通“记”;记载。动词。“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贾:通“价”;钱。名词。“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同“拣”选,择。动词。“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挑选,选拔。动词。“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信义安所见乎?”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同“现”:出现。动词。“路转溪头忽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3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纳兰性德《海棠春》阅读答案及全词赏析

    海棠春 纳兰性德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贮。任碧飐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注】贮:通“伫”。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九日今日云景好翻译赏析

      《九日·今日云景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2
  •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重点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重点   一、文学常识:   作者 明初文学家 宋濂   二、重点字词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特别爱好。   无从致书以观:没有办法。//得到书。这里是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28
  •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精卫填海的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6
  • 贺知章《董孝子黯复仇》古诗原文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①十年:董黯等了十年,才得以复仇。一说为避免母亲担心,特意等母亲去世才复仇;一说为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8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带翻译及注释加赏析五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翻译,注释,赏析 惠(huì)崇(chóng)《春江晓景》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