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之”字的考点整理素材

文言文中“之”字的考点整理素材

  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之”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3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沁园春・题张许双庙【文天祥】原文翻译赏析

      沁园春:词牌名。“张许双庙”:奉祀唐安史之乱时睢阳守将张巡、太守许远二公,庙非止一所。这首词极力颂扬了英勇不屈的张巡、许远二公,无情鞭挞了可耻的叛国投降…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8
  •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中国人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一些地方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等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2
  • 望天门山全文带拼音及意思(李白)

    “望天门山全文带拼音及意思(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望天门山全文带拼音 《 望wàng天tiān门mén山sh…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1
  • 于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于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岁旱,诏求言,点上封事,谓:“今时奸谀日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4
  • 柳宗元《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 柳宗元 ⑴崔生足下:辱书及文章,辞意良高,所向慕不凡近,诚有意乎圣人之言。然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辞之传于世者,必由于书。道假辞而明,辞假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写梅花的古诗词诗句

    蔷薇科。落叶乔木。小枝绿色。叶卵形。花瓣5枚,径2~3厘米,白色至水红,1~2朵着生。花期冬或早春叶前开放。核果近球形,径2~3厘米,黄绿色,味酸。果熟期6~7月。原产中国江南;当…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4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