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逊《东岗晚步》阅读答案及赏析

东岗晚步
李弥逊①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注] ① 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
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5分)
2.在诗歌的尾联中,诗人为何“自怜”?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用了什么手法结尾?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石梁秧畦、谷深道狭、栖鸟归林、行人问路、渡者唤船(3分)清新淡雅、别具田园情调的画面(2分)。
2.第一问:眼前江山如画,使诗人联想到中原故土战火纷飞,国土沦丧,深感自己人近暮年,闲居田园,无法挽救国家命运,不由感伤自怜。(3分)
第二问:从整首诗来看,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结尾,(1分)前六句所写的优美的田园景象与结尾两句所写的中原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1分)
第三问:鲜明地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襟。(1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
(1)这首诗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勾画了一幅诗人在清新而饶有生气的乡村傍晚中扶杖散步的图景,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
(2)尾联写自怜白头,回首中原战鼓,深感发白身闲,表现了心系国事,为无法拯救国家命运而感慨无穷。

解析:这是一首具有浓厚乡间气息的诗歌,诗人形象很鲜明,表现了他扶杖散步的情景。这与陶潜的田园诗有相通之处。后两句是对上文的转折,面对着这些美好的景色,又联想到国家的危难,诗人怎能不发出感慨呢?

作者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赏析:
  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杭金、反对和议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和主战名相李纲是好朋友,不仅政治倾向一致,也多有诗歌唱和。高宗朝,他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今属福建)西山。这首诗就是归隐期间所作。题内“东岗,当是西山东面的山岗。
 “饭饱东岗晚杖菊,石梁拱渡绿秧畦.”起句明点‘东岗晚步”,次句紧接着勾画出一幅清新而饶有生意的图景:石桥一座,横跨小河,两边秧畦一片姗绿。这景色,看似平常,却有画意。“横渡”,指桥横越两岸,但也暗藏“晚步”者的行踪。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由田畴而登岗,具体描写“晚步东岗乎时“深行”与召小立”的情景;在山间险峻小路上行走,谷深道狭,只能跟在牛的后面,小心其具,缓缓前行。走过险径,来到一座高合,稍事休息,登台四望,觉得栖鸟的树梢都在脚下。两句一写径险夕一状台高,一写动态,一写静态,造句拗折而对仗工整,体现出宋诗生新瘦硬的风格。“牛后”一词出自战国谚语:“宁为鸡口,勿为牛后”,本是比喻之词,这里作实词来用,尤为新俏,前所来有。上句见涉险的沫惕之状,下句见登高的旷远之怀,刻画入微。

 ‘问合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颈联转写登岗所见的情景:暮色苍茫中,远远近近,散布着几处村落,不知是准,在向路人打听某家的住处;在水的这一边,有人在呼唤停泊在对岸的渡船(别浦,指河流入水的汉口)。这两句所写景物,都带有浓郁的村野田园情调,色调淡雅,诗情充溢。而且”问舍“、 ”唤船“,也是薄暮时分特有的景色。颔联以语句的生新与境界的奇险引人注目,颈联则是以语句的自然与境界的优美动入遐想。”问舍谁人“与”村远近”之间,“唤船别浦”与“水东西”之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读来但觉风神悠远。站在岗头遥望,“问舍”云云,只能从人的行动上想象得之,这就无形中透露出,诗人是把望中所见之景作为图画来看的.

  以上三联,围绕“晚步”,从渡梁、登岗到遥望,移步换形,展示出一幅幅具有不同特点的清新画面,总的情趣都是愉悦的。尾联却突作转析,以感慨收束:”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东岗的景色固然美好,但诗人却从眼前的如画江山,r,联想到战火方酣的中原故土,深深感到自己发白身闲,无法拯救国家的命运,不由感伤。这种尾联逆转作收的写法,使诗的前六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淤,使这首写景诗的品格也连带着提高了。末句“回首中原正鼓鼙,方点即收,不着议论,尤显得感慨无穷。刘学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6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白《从军行》柳宗元《江雪》阅读答案与解析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ldquo…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5
  • 蒋捷《霜天晓角·人影窗纱》阅读答案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宋)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注】①从他:听…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2
  • 木兰诗里一词多用

    木兰诗里一词多用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个词具有两种以上意义的现象。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木兰诗里一词多用,供参考阅读!   一词多用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2
  • 古代诗歌的基本认识及发展历史

    一、古代诗歌的基本认识 1、广义相对于现代诗来说,以时间划分,古代诗词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诗词作品。 2、以构成诗词的元素遵守的格律上看,古诗词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0
  • 木兰诗的通假字有哪些

    木兰诗的通假字有哪些   《木兰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5
  • 18套古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

    村 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水绕篱, 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 带得寒鸦两两归。 (1)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整首诗描绘的秋月村居图风格怎样? 2.阅读下面…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