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三月晦日偶题》元好问《点绛唇》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点绛唇》一词起句“醉里春归”与结句“梦里寻春去”颇有艺术韵味,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5分)  
2. 词富情趣,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6分)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答案:
1.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2分)。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表明诗人的惜春之情(2分)。首尾回环照应(1分),突出惜春之情。
2.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也无需遗憾,因为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2分)秦诗直接讲明道理。(1分)
  元词之情趣: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意象渲染了春逝的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惆怅。(答出手法情景交融或渲染2分,答出惜春之情,1分。因8题已考查情感,所以“惜春”之情给1分。)
  解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

附赏析
  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
  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呢!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6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人是()。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人是()。 A.宋江 B.卢俊义 C.杨志 D.李逵(正确答案)

    题库 2022年9月8日
    46
  •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之技巧型题

    技巧型题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解答提示:表现技巧是诗…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27
  • 贾琏在外私自娶妾,娶的是谁?

    贾琏在外私自娶妾,娶的是谁? A、尤二姐 B、尤三姐 C、夏金桂 D、鲍二家的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9
  • 《长安夜雨》阅读答案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0
  • 戴表元《感旧歌者》阅读答案及赏析

    感旧歌者 戴表元 牡丹红豆艳春天, 檀板朱丝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 无人知是李龟年。 注:戴表元,字学家,生活在宋元交替之际。战乱中,辗转各地,卖文为生。②檀板朱丝,乐器。③李…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0
  • 韩愈《楸树》阅读答案

    楸树   韩愈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旁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注】①幸自:本自。②新花:指夏日萝蔓攀附在高大的楸树上新开的花。 请从表现…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