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夜过借园闻笛》阅读答案赏析

夜过借园闻笛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①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简答“笛声”这一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
1.笛声是全诗的中心意象。(1分)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1分)。诗的首联引出"水上音",中间两联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颔联借“笛声”抒发"秋士"哀愁之心,颈联写诗人与“笛声”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尾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通过“笛声”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1分)
2.(5分)这两联主要运用了陪衬烘托的表现手法。(2分)颔联描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声凄怨的情韵;颈联写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突出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的高超。(2分)诗人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1分)(要求能结合颔联颈联分析鉴赏。否则酌情扣分)

作者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江右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7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继儒《霜天晓角》阅读答案

    霜天晓角   陈继儒①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②。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③。  &n…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0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四十四字,…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2
  • 白居易《题山石榴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注释】山石榴花即杜鹃花。 …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61
  • 木兰诗课件内容

    木兰诗课件内容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8
  • 《桃源》《桃花溪》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桃源 李白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浮一水斜。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两首诗取材相…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1
  • 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北陂杏花 【北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东栏梨花 【北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