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将去洛阳,灯下感赋》阅读答案赏析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阳东面。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首联和颔联为例简要分析之。(4分)
答: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2分)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2分)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4分)
答: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感伤与留恋。②借景寄情,菊花分外寒瘦,天空秋阴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之情。③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④情景交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手法2分,分析2分,任答一点即可)

作者: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8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人在作品中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6
  •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答:景物:江、鸟、山、花.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0
  • 出自木兰诗的四字词语

    出自木兰诗的四字词语   出自木兰诗的四字词语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出自木兰诗的四字词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迷离扑朔】   近义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2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4
  • 改写木兰诗第四段及翻译

    改写木兰诗第四段及翻译   导语: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巾帼英雄,《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4
  • 木兰诗的主题归纳

    木兰诗的主题归纳   木兰诗的主题归纳   1、主题   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胜利归来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淳朴、勇敢、刚毅、轻视功名利禄、热爱家乡的女英雄…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