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采桑子·一番海角凄凉梦》阅读答案及赏析

采桑子
朱敦儒①
一番海角凄凉梦,却到长安②。翠帐犀帘,依旧屏斜十二山。
玉人③为我调琴瑟,颦黛低鬟。云散香残,风雨蛮溪半夜寒。

【注】:①朱敦儒,北宋末年人,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宋室南迁,朱流寓两广,居南雄州。本词即作于客居南雄州时。②长安,这里指代北宋首都汴梁。③玉人,此处指歌妓。

(1)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3分)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2)伤时感乱之痛(或“昔盛衰之感”或“亡国之悲”)、天涯羁旅之悲、对往昔繁华的追怀眷念。(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全分)

赏析:
这首《采桑子》,是宋代词人朱敦儒客居南雄州时追怀汴京繁华、伤时感乱之作。
起笔二句叙梦回汴京。“海角”指词人当时所的岭南海隅之地。“长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南雄州一带,当时是荒凉的边远地区。词人避乱遐方,形单影只,举目无亲。这里,即使做梦,也该是凄凉的。但此夜所作的梦,却把自己带回了往昔繁华的旧都。“海角”与“长安”,不仅表明空间距离遥远,而且标志着丧乱与繁华、战争与承平两个不同的历史环境。“却”字正突出强调了这不同的历史环境所给予词人的心理感受,其中有意外的欣喜,更含无限的感怆。
“翠帐犀帘,依旧屏斜十二山。”二句展示梦境中京师繁华旧事的一角。华美的居室里,翠帐低悬,犀帘垂地,床前的屏风,曲曲斜斜,依旧展开着十二扇屏山。这里只写“翠帐”、“犀帘”、“屏山”,而它们所暗示的往昔汴京士大夫的繁华生活、温馨旧事不难想见。“依旧”二字,不但贯通上下两句,而且贯通上下两片。梦中,这一切都是那样熟悉、亲切,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实际上这一切已经成为不可回复的旧梦。梦中“依旧”正暗示出梦后的荡然无存。
过片“玉人为我调琴瑟,颦黛低鬟。”紧承上片三四句,续写繁华旧梦。美丽的歌妓宴席上为自己调琴理弦,弹奏乐曲,敛眉低首,若不胜情,说不尽的温馨旖旎,风流绮艳。上片三四句侧重写环境,这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两汇合,即一幅华堂夜宴图。
由此可见词人所怀恋的汴京繁华,实际上就是上层士大夫的乐宴生活。
“云散香残,风雨蛮溪半夜寒。”云散,用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的故实,暗示绮艳梦境的消逝;香残,是说梦境既逝,梦中的馨香亦不复存留。眼前面对的,是荒寒的海角凄凉之地;耳畔听到的,是夜半风雨交加中蛮溪流水的凄寒声响。消逝的梦境与凄寒的现境的对照,强化了词人的今昔盛衰之感、伤时感乱之痛和天涯羁旅之悲,结尾的“寒”字,不纯是切肤之感到的,更是内心寂寞凄凉的反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8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文章大意

    《木兰诗》文章大意   《木兰诗》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下面我们来看看《木兰诗》这篇文章的大意吧!   木兰诗文章大意   叹息声一声接…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7
  • 《春生》阅读答案及解析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 古典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格式

    一、看标题判断诗词主题。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看作者及年代判断思想感情、特色等。 如: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的失意、陶潜隐居后的淡泊名利、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2
  • 沈佺期《早发昌平岛》阅读答案

    早发昌平岛① (唐)沈佺期 解缆春风后,鸣榔②晓涨前。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不能怀魏阙③,心赏独泠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在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前往贬所途…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6
  • 杜牧《旅宿》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 ①凝情:专注深沉的思虑。 ②悄然:静静地。这里是忧郁的意…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7
  • 王维《渭川田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虚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nb…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