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夜坐》阅读答案

夜  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 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1)本诗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4分)
(2)简要分析全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2分)这幅肃杀凄凉的夜坐图,使全诗在沉郁悲凉之中又显慷慨悲壮。(2分)
(2)诗人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恨、壮志难酬的痛苦。(2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2分)

二:
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1分)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下面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和颔联,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的夜坐图。

         B、颈联中“逶迤”的深层含义是:对蹉跎日月的无限感慨。

         C、尾联运用苏秦闻鸡起舞的典故,很好地表达作者立志报国的真实情感。

         D、全诗形式上对仗工整,风格上颇有杜甫风味:在沉郁悲凉之中又显慷慨悲壮。

6、全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4、五言侓诗(1分)
5、C.是祖逖,不是苏秦。(3分)
6、诗人借景抒情(即景抒情),(1分)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1分)抒发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恨、壮志难酬的痛苦。(1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1分)(共4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9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 ①更:又。 ②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士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的情景。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0
  • 诗词鉴赏之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6
  • 读 《诗经》 札记有感

    读 《诗经》 札记有感   《诗经》之气,似中药之香,读之可以医人。   读《诗经》似黄连润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却又字字珠玑。初时读时似黄连般涩苦难咽,“溯洄从之”,细啅其味,…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3
  • 中考语文复习《木兰诗》

    中考语文复习《木兰诗》   【文学常识】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又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18
  • 严武《军城早秋》王昌龄《从军行(其七)》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军城早秋①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4
  • 王之涣《宴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①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 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