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试题】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什么? “一家”指的是什么?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2. 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作者简介】
王旭(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元代词人。与王构、王盘惧以文章有名,世称“三王”。家贫,力学,教授四方,为硒令所宾礼。尝寓安阳、峪城、鲸川。又至泰山、长沙,游迹几半天下。著有《兰轩集》十六卷(《四库总目》),随意抒写,气体超迈。

【注释】
①  风流——风度、标格。
②一家制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③萼——花萼。这里指的是花瓣(因押韵关系)。

【赏析】
梅坡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自古以来,文人咏梅往往不离雪,以雪作背景;咏雪往往不离梅,以梅作衬托。
王旭这首词在众多的梅雪诗词中虽不算出类拔萃,也自有其独到之处。词开头“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指梅与雪同处于冬天,而气质不同。“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对雪花形象的比喻。“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在基本认同“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共识下,词人彷佛在为雪花叫屈,雪非无香,而是为天风所吹散。
词的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虽然看起来相似,实质有高低。“雪花不似梅花薄”,“薄”字一语双关,是形薄,也是情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最后两句生动地表现出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随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惟高一着”之意。此词语言简练,词意明达,见解独到,情理交融,不失为一首好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9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安石《郊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释: ⑴柔桑:嫩桑。 ⑵芦箔:用芦苇或芦竹编的养蚕工具。 ⑶聊:暂且。风俗:这里指年景、收成。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0
  •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柏舟     《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流。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5
  • 诗歌鉴赏之分析诗句在诗歌中结构中的作用

    诗句在诗歌中结构中的作用 诗人将诗歌的章法结构归结为“起”、“承”、“转”、“合”。…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2
  • 岑参《春梦》阅读答案附赏析

    春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 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 行尽江南数千里。 注:美人,在古代汉语中,美人这个词,含义比现代汉语宽泛。它既指男人,又指女人,既指容色美丽的人,…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0
  • 李贺《马诗·此马非凡马》阅读答案及赏析

    马诗 [唐]李贺① 此马非凡马,房星②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93
  • 全有拼音的木兰诗

    全有拼音的木兰诗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全有拼音的木兰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