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营州歌》阅读答案附译文赏析

营州歌

高适
营州少年厌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注】①营州:古地名,治所在今辽宁朝阳。②厌: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于的意思。

1.本诗描绘了怎样的“营州少年”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4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1)本诗描绘了自幼受到牧猎骑射风气的熏陶、好酒习饮、身穿狐裘、纵马驰骋的勇武剽悍的营州少年形象。(2)“狐裘蒙茸”,表现了可爱之态;“千钟不醉”,写出了豪放之性;“十岁能骑马”,写出了其勇敢剽悍之状。整首诗,通过骑马打猎的活动,展现了营州少年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2.①白描,全诗抓住营州少年骑马打猎的生活场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营州少年的形象。②直抒胸臆,“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直接抒发了对营州少年的赞美之情。(每点技巧、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二:
① 试分析诗中的少年的形象: 威武,剽悍,英勇,豪爽。        
②本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即兴抒情,率然成诗。                               
③从诗中的“狐裘蒙茸”可见“营州少年”: 英姿飒爽,稚气可掬。                      
④“千钟不醉”可见“营州少年”的: 豪饮过人。              
⑤“十岁骑马”可见“营州少年”的: 习武之早,自幼便受到牧猎骑射的熏陶。

注释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虏酒:指当地少数民族酿造的酒。
胡儿:少数民族的孩子。
狐裘: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毛乱的样子。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习惯于在原野上生活,他们十岁时就学会了骑马,穿着毛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个个性格粗犷豪放,喝起酒来千钟也不醉。

鉴赏
  本诗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所写的《营州歌》,生动地反映了唐时朝阳的风貌。写塞上汉族、少数民族少年游猎。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4]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看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十分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是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60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守乌巢的大将淳于琼被捉后,以下何部位没有给曹操割去?

    守乌巢的大将淳于琼被捉后,以下何部位没有给曹操割去? A.头发 B.耳朵 C.鼻子 D.手指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83
  • 九大类古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介绍

    古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nbs…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3
  • 木兰诗译文加古文

    木兰诗译文加古文   《木兰诗》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分享了木兰诗译文和古文,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0
  • 古诗阅读解题技巧

    古诗阅读在考生看来是比较难一个关,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考试都丢分较多,下面提供几种方法供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7
  • 陈维崧《将去洛阳,灯下感赋》阅读答案赏析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1
  • 木兰诗的文化常识

    木兰诗的文化常识   关于木兰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最大精神力量源…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