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这两句是说,此地春光明媚,使人不忍离别,而江南的春色更浓,更使远行人迷恋;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镶玉的马鞭,指向南方,深情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啊!两句诗淡而有韵,清新别致,写人的动作,栩栩如生。

出自韦庄《古离别》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
⑴毵(sān)毵:柳枝浓密下垂的样子。一作“鬖(sān)鬖”。
⑵不那离情酒半酣(hān):为了排遣离情而饮酒到了半醉。不那,无可奈何的意思。那,同奈。
⑶玉鞭:精美的马鞭。云外:天外。
⑷断肠:指因离愁而断肠。

参考译文
晴空云淡柳色青如烟,
别情难遣散饮酒丰酣。
手拿着玉鞭指向云外,
使人断肠是明媚江南。

赏析
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离别时的情景。第三、四句继而写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这首诗以景抒愁的寻常比拟,用优美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并做到了色调鲜明,和谐统一。
诗人别开生面,用美景衬托离愁,用离愁点染美景。把离愁与美景揉和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解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压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刻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三句用“更”字一转,用一“指”字,写出临别时的杨鞭指点动作,使这幅图画更加栩栩如生。四句用“断肠春色在江南”七字,作进一层的抒写,将要云的江南,春天来得更早,春色也就更加动人,它带给行人的不是欢乐,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触动的离愁。写到这里,诗意也就自然突现出来了。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5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心术》文言文及翻译

    《心术》文言文及翻译   〔宋〕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5
  •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1
  •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52
  • 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词句子

    1.《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端午即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1
  •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少自树立,名其斋曰无暴弃。魏了翁一见礼之,谓有祖风,易其名曰肯斋。初以荫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