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这两句是说,只管开怀畅饮,尽醉方休,以酬谢这重阳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不用”不是没有,只是不须而已。可见诗人想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的郁闷,却写得委婉含蓄。

出自杜牧《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①酩酊:喝得大醉。
②酬:谢。
③落晖:落日的光辉。

赏析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6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这两句是以祢衡的故事,劝杜甫不要单纯以文才自恃,应该走做官的道路,力求充当侍奉皇帝左右的近臣,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讳伽罗”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讳伽罗,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卫公信之女也。信见文帝有奇表,故以后妻焉。帝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7
  • 临江仙·寒柳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

    古诗文 2020年3月25日
    627
  • 8首诗词8个字,写尽一生悲欢事

    生 – 《莲坡诗话》 清·查为仁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人杂剧中有出《当家诗》说道:“想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

    2023年1月9日
    49
  •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古诗文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虽然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在基本的语言特点及习惯方面是一致的,但毕竟年代久远,出现了很多变化,产生了一些不一致的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这两句诗是劝人珍惜青春,珍惜大好时光,青春不再来,时光也是一去不复返的。明白如话,言简意赅。 出自林宽《少年行》 柳烟侵御道,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1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