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一、巧用修辞
    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
    1.比喻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再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其它修辞,如反复、排比、夸张、比兴等手法,由于比较简单或常用于现代诗歌中,不予分述。

    二、表现手法
    (一)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张九龄的《感遇》等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6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言文

    《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言文   作者:苏轼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8
  •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也。因从光武征战,诸将多称其勇。光武察官勤力少言,甚亲纳之。     十一年,将兵至中卢,屯骆越。是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古诗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江总

    作者:江总 朝代:〔南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译文及注释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5
  • “一尊酒尽青山暮,万里书回碧树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一尊酒尽青山暮,万里书回碧树秋”这两句是说,饮尽一樽酒,已是日落青山,天已黑了;万里之外寄出书信,时在碧树变色的秋天。诗句委婉传出异地思念之情,耐人寻思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5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朝代:唐代 作者:陈子昂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昆仑有瑶树,…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38
  • 寒松赋文言文翻译

    寒松赋文言文翻译   导语:对于文言文,各位同学要认真阅读,细细研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寒松赋文言文翻译,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寒松赋原文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