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为弓赋》试国子监,周必大、  刘珙皆期以远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乾道七年,为礼部试官。枢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  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  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他日,上问袁枢今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  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  两汉所以兴衰,有‘小人不可不去’之戒,大哉王言,垂法万世。”遂历陈往事,  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且曰:“固有诈伪而似诚实,憸佞而似  忠鲠者,苟陛下日与图事于帷幄中,进退天下士,臣恐必为朝廷累。”上顾谓曰:  “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枢谢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惇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  “子厚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  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  

  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  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  枢始。手诏权工部侍郎,仍兼国子祭酒。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  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宁宗登位,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  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  寻为台臣劾罢,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三奉祠,力上请制,比之疏傅、陶令。开禧  元年,卒,年七十五。  自是闲居十载,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参考译文
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周必大、刘珙都用远大前程期许他。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担任礼部试官。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而贯穿在一起,称为《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

后来有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可以任他为寺监簿。”于是凭着大宗正簿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皇帝说:“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袁枢道歉说:“陛下的话说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气。”

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饰他的传记,袁枢说:“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的评论。”当时宰相赵雄总管修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

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偏斜包庇高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朝廷下诏让袁枢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

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楚国的旧城楚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感激他。开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创作《易传解义》和《辩异》《童子问》等书藏在家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6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原文、注释和鉴赏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注释】 (1)酬:酬答、和韵。《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酬答他一首见…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30
  • 张可久――【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执金鞭跨马离朝外,插金花坠帽歪,气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读书人真实高哉。石崇犹自恨无钱,彭祖焚香愿万年。唐明皇犹道无家…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8
  • 刘基《卖柑者言》文言文及翻译

    刘基《卖柑者言》文言文及翻译   《卖柑者言》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t污,法制败坏…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写内蒙古昭君墓的诗词大全

    昭君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这里长眠着美丽的昭君。由于远望墓冢呈青黛色,因此历代称之为“青冢”。关于王昭君的故事,在“昭君故里&rdq…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5
  • 金缕曲(二首)

    朝代:清代 作者:顾贞观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哪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52
  • 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

    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   古人的智慧是很大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欢迎各位阅读哦!   亦步亦趋文言文的道理  【成语名字】亦步亦趋   原意是说,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