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巧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琬巧对
原文
黄琬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几何。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阅读练习】
1、 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
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3.①
4.如初升的弯月。

译文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于是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注解
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③诏:皇帝的命令
④以:凭借。
⑤奇:特别。
⑥如:像
⑦为:担任
⑧爱:喜爱
⑨应:回答
⑩奇:认为与众不同

启示
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看问题要从多重角度发掘问题、分析问题,这运用到你的学习中就是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在考虑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不能把眼光只放在这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8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旅夜书怀》鉴赏

      首联用对起格,写自己夜晚独自行舟的孤苦之状。在细草绵延、微风吹拂的岸边,诗人独系高帆夜行之舟。在静夜停舟的寂寥江天里,羁旅之怀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言愁而愁自见。   颔联二句…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53
  •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注释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下面是《天净沙·秋思》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6
  •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句诗意:已经是傍晚时分,可是娇嫩的荷花还是嫌天气太热,以至于低着头藏在碧绿的荷叶下。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荷花似乎也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的诗意:芳心犹卷的芭蕉有如一卷书札,真不知她内心蕴藏了多少心事。风儿会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满腹的心思。这两句是说,未展芭蕉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描写节日的古诗句

      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3
  • 春光好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 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侬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赏析和煦的阳光,风和日丽,万物快活地"竞"芬芳。笋儿可着…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2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