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自为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为墓志铭
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①。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②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余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③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余书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文若干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又一年冬,潘死。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不书。
注释:①长沙公:王阳明门人。王氏宗:指王阳明学说。②不浼袒禓:意谓虽别人在旁边赤身露体,也不以为意,不怕会被玷污。③食于二十人中:徐渭被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山阴县学有廪膳生员二十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及长益力。                    干:求取
B. 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                      售:出售
C. 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                          制:阻止
D. 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                          治:管理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渭“不合世俗、狂傲清高”性格的一组是(    )(3分)
①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    ②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    ③使折简以招,卧不起   ④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    ⑤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    ⑥明年秋,出僦居,始立学。
A. ①④⑤    B.③④⑤    C. ①⑤⑥    D.③⑤⑥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徐渭早年丧父,靠亲人拉扯长大。成人后又十分贫困,一度靠租房维持贫困的生活。
B.徐渭年轻时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学习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他在绘画、诗歌等方面都有成就。
C.在幕府里,徐渭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与一般人不同。他的安全与危险的感觉与别人恰恰相反。
D.徐渭认为文人即使有操守,在幕府中仍然是十分危险的,与其等着别人杀死他,还不如自杀好。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3分)
(2)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4分)
(3)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3分)

参考答案
5. B(考取)
6. B(①②写自己学习的努力认真;⑥写自己的收获经历,均与题干无关)
7. D(“文人即使有操守,在幕府中仍然是十分危险的”一语与原文不符)
8. (1)有一天被胡少保公招聘到他的幕府,主管文书,去了几次又几次辞职,投笔走出了幕府。(“为”1分,“典”1分,正确通顺1分)
(2)宝剑和书画已经托我的一个同乡出售了,我最后的要求是用卖到的钱埋葬我,我的书稿已经预先被我的一个朋友拿走了。(“市”1分,“著”1分。正确通顺2分)
(3)在嘉靖庚子年间,才获得了学籍。参加乡试,失败了。到潘家做上门女婿,被老丈人一家看不起。(“蹶”1分,“薄”1分,正确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山阴人徐渭,年轻时就知道仰慕古文词,等到年纪大了以后更加努力。后来兴趣又转移到对道教的仰慕,去跟随王阳明的门徒研究王阳明的学说。自以为道教与佛学类似,就又去学习佛学。很长时间后,人们渐渐地认可我了,但是文学与道教最终都没有什么收获。我地位低,人又懒惰并且耿直,所以害怕与地位高的人交往,看起来像很高傲;与别人相处时不怕受到不好的影响,看起来像在开玩笑,人们都批评我。但高傲和玩笑,都不是我的真实性情和人格。
我九岁时就能够写求取俸禄的文字了,后荒废了十多年,等到后悔了才又开始学习,但是我的志向迂腐而不切合实际,力求广博融通,在研究经史百家时,即使是极其琐碎细小的地方,也企图研究透彻,每当研究时就废寝忘食,每当阅览时,图书就放满了床铺和饭桌。所以现在已经四十五岁了,在官办的学校注册已经二十六年,成为山阴县获得公家膳食津贴的二十个人中的一员,也已经十三年,参加举人考试八次却没有一次考取,人们都争相讥笑我,但我没有什么触动,高高兴兴地居住在穷巷中,租赁了几间破屋,靠几缸粗粮度日也已经十年。偶然被胡宗宪先生聘请到官府,主管文书,多次去了,又多次辞职,投笔回家。即使胡宗宪先生写信来聘请,我又躺在床上不肯起来,人们都认为我愚昧并且危险,但是我却坚决认为十分安全。后来胡宗宪先生公进一步把自己降低到百姓的身份,挽留我两次,并约定了期限,送给我的白银要用百来计算,让我吃鲜鱼住大屋,人们都认为是荣耀是机遇,毫无危险,但我却坚决认为危险。到现在,我突然想自杀。人们说我是一个文人,并且品格高尚,可不必寻死。可他们不知道从古以来,进了幕府品格高尚的文人死的是很多的,况且我是自己想死,与别人想让我死是不同的。我的为人处世的原则是用“义”来衡量的,不在乎社会上怎么评价,我总是放任自己不愿意受儒家观念的束缚,凡事一旦牵涉到是否符合“义”,一旦涉及是否耻辱,牵涉到是肮脏还是清廉,即使是砍我的头也不会改变心愿。所以我的死,是亲人不能阻止,朋友也不能理解的。我最不擅长安排自己的生活,到我死的今天,甚至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下葬,唯独剩下几千册书,两块浮磬,还有些砚台、宝剑、图画等,以及我写的那若干篇诗文而已。我的宝剑和图画之前已经委托给我的一个同乡,我最后的要求是让他用卖得的钱来埋葬我,我写的书稿之前已经被我的朋友拿走了。
我最初的字叫文清,后来改为文长。我生于正德辛巳二月四日,是夔州副知府徐鏓小妾生的儿子。我出生百天我的父亲就死了,后被我的嫡母苗宜人养育了十四年。后来我的嫡母死了,我又投靠到我的大哥徐淮六年。在嘉靖庚子年,我才在官学获得了学籍。参加乡试,却失败了。后我被潘家招为女婿,老丈人看不起我。第二年冬天,我姓潘的妻子死了。第二年秋天,我搬出潘宅居住,才开始拜师学习。又过了十年的一个冬天,我被招聘进了幕府,共五年后回家。又过了四年就要死了,时间是嘉靖乙丑某月日。我有两个儿子,姓潘的妻子所生的叫徐枚;我后妻生的儿子叫徐杜,只有四岁。我埋葬的地方是山阴县的木栅,那埋葬的日期我不知道,所以就不写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9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龙吟(寿刘无竞·十月三十)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不愿班…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548
  • 《广笑府.父子性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新唐书·吴保安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3
  •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

    朝代:宋代 作者:赵佶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753
  • 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赵广誓死不屈》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以下是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亦善画…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4
  •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祖膺期,晋太中大夫。父虔之,宋乐安令。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父岳言玄。宾散,言无所遗失。岳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r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