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浩然堂记》“新喻吴君,志学而工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吴氏浩然堂记
新喻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浍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濊淫溢,充塞坑谷。然后滂洋东流,蔑洲渚,乘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尝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今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渟,得下而流,忘己而因物,不为易勇,不为险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平居以养其心,足乎内,无待乎外,其中潢漾①,与天地相终始。止则物莫之测,行则物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故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今余将登子之堂,举酒相属,击槁木而歌,徜徉乎万物之外,子信以为能浩然矣乎?”
元丰四年七月九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潢漾:浩荡无迹貌   ②写作本文时,苏辙是受苏轼牵连而谪贬在筠州做卖盐酒的小吏。
22、对“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我私下里很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高兴,请替我分析其中的缘故。
B、我私下里很高兴,但不是很理解孟子的说法,请为我解释其中的缘故。
C、我私下里很高兴,但不知道吴君的想法,请给我解说命名的缘由。
D、我私下里很高兴, 但不知道命名者的想法,请替我解说命名的 缘由。
23、简析第二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4、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文中与之相呼应的语句是:
25、作者在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时,有所变动,你认为这合适吗?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
26、阐述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参考答案
22.(2分)B  (关键点:两个“其”的理解)
23.(2分)用整齐的句式(或铺陈的手法)(1分),条理分明(层层推进)地展现江水的浩然之态,节奏和谐,增添了文字的感染力。(1分)
24.(2分)足乎内,无待乎外
25.(3分)合适。(1)间接引用可以为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所改动。  (2)作者对原句进行调整后,使文章句式整齐、押韵,对仗工整。  (3)用“忧”替代“移”,强调“不屈、不惧”,体现出作者经历了人生患难的考验,心胸变得豁达开朗,对浩然之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
26.(3分)交代浩然堂得名的缘由,解答吴君对如何培育浩然之气的疑惑,提出“忘己”、“养心”的修养主张(答阐明自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得1分),体现作者阔达的胸襟和雍容的气度。(补充:答也有与隐居不仕的吴君共勉,追求隐逸之乐的意思也可得1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新喻的吴君,有志于学问且在诗歌创作上有专长,家周围是让人悠乐的山林,吴君在此隐居不去做官,给他的屋子取名叫“浩然”,说,“孟子是我的老师,他说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私下里很喜欢,但不是很能理解孟子的说法,请为我解释下其中的缘由。”
我回复他说:“你处在江上之时,也曾观察过江水吗?秋雨按时节下来,沟渠里装满了雨水,各路水流满溢,合聚在一起。便汪洋肆意,尽情地充斥着坑沟峡谷,之后又滂泊向东流去,轻快地越过洲岛,穿过丘陵,肆意前行,遇到木头折断木头,碰到石头,石头也被摧毁,如此浩然的水势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试着考察看看,它凭什么能像这样形成如此浩荡之势?如今那水不求太深,也无意奔向何方,遇到高的地方就停下来,遇到低的地方就顺势流下去,忘了自己,只会适应着外部环境,不因为容易表现勇敢,不因为危险而胆怯。所以,这水一旦聚集发动,就会浩浩荡荡驰骋开去直到大海。古代的君子,生活简易来滋养内心,从内心得到满足,对外部环境不抱期待,心胸开阔可以包容天地。停下来的时候外界揣测不到他的内心,行动起来的时候没有人能抵抗得了。处于富贵之中不放纵自己,处于贫贱之中也不忧虑,在蛮夷之地遭受患难不屈服,在生死得失面前不惧怕,如此这样也不可能不培养出浩然正气的品性,所以说:‘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今天我将登上你的‘浩然’堂,举着酒杯互相劝饮,击着槁木吟诗,徘徊于万物之外,你真的以为我们就能变成有浩然之气的人了吗?”
元丰四年七月九日,眉山苏辙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9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梅执礼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梅执礼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梅执礼,字和胜。大司成强渊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慊。执礼闻之曰:“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9
  •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原文赏析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4
  • 少年行·汉家君臣欢宴终古诗翻译赏析

      《少年行·汉家君臣欢宴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注释】   ①欢宴:指庆功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14
  • 夜书所见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544
  • 浣溪沙·五更

    朝代:明代 作者:柳如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金猊春守帘儿暗,一点旧魂飞不起,几分影梦难飘断。醒时恼见小红樓,朦胧更怕青青岸,薇风涨满花阶院。

    古诗文 2020年1月9日
    568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