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阅读答案及译文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豪杰并起  (            )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             )
③利尽南海  (            )     ④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B.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译文:                                                                             
【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分)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4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两个即可)

参考答案
【1】①起兵、起事 ②图谋 ③物资 ④爱抚、爱惜
【2】A曹操于是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
【3】此诚不可与争锋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4】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5】诸葛亮舌战群儒,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锦囊妙计


1.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6字概括)
2.为了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诸葛亮认为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在本文中提出的“____________”的思想。
4.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联系下面一段材料,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贤才,国之宝也
  诏曰:“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姜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急切地)于版筑鼓刀之徒(筑墙和杀猪的人)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贤人而为之辅也。”

参考答案
1.成霸业,兴汉室
2.(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意对即可)
3.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4.(1)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2)孙权:“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刘备:“总揽英雄。”(意对即可)
5.人才是国家富强、事业兴旺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0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由唐代孟浩然所创作。以下是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7
  • “西风暮雨惊残梦,应是巫山寄恨来。”的意思及鉴赏

    “西风暮雨惊残梦,应是巫山寄恨来。”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分的风和雨,惊醒了残梦,这是巫山云雨之神寄来的愤恨之情吧,不然,残梦何以得醒呢?设想新奇,意境独特,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爱国的诗句

    爱国的诗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清.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1
  •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用斜线“/ ”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王渔洋作诗善施人工之法,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狼藉阔眉,妍姿本乏,风流顿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4
  • 辄文言文翻译

    辄文言文翻译   辄字在文言文中翻译成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辄文言文翻译   〈名〉   1.形声。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4
  •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语出《吕氏春秋.察今》,说楚国有人履江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记号找剑,遍寻不获。该…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