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夫之传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与兄介之同举明崇祯壬午乡试。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重创,免之,与父俱归。明王驻桂林,大学士瞿式耜荐之,授行人。时国势阽危,诸臣仍日相水火。夫之说严起恒救金堡等,又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杀之。闻母病,间道归。明亡,益自韬晦。归衡阳之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晨夕杜门,学者称船山先生。
所著书三百二十卷,其著录於四库者,曰《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夫之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其所作《大学衍》《中庸衍》,皆力辟致良知之说,以羽翼朱子。於《张子正蒙》一书,尤有神契,谓张子之学,上承孔、孟,而以布衣贞隐;其道之行,曾不逮邵康节,是以不百年而异说兴。夫之乃究观天人之故,推本阴阳法象之原,与自著思问录二篇,皆炳然如揭日月。至其扶树道教,辨上蔡、象山、姚江之误,或疑其言稍过,然议论精严,粹然皆轨於正也。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僭号於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嘱郡守餽粟帛,请见,夫之以疾辞。未几,卒,葬大乐山之高节里,自题墓碣曰“明遗臣王某之墓”。
当是时,海内硕儒,推容城、盩厔、馀姚、昆山。夫之刻苦似二曲,贞晦过夏峰,多闻博学,志节皎然,不愧黄、顾两君子。然诸人肥遯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於世。惟夫之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后四十年,其子敔抱遗书上之督学宜兴潘宗洛,因缘得入四库,上史馆,立传儒林,而其书仍不传。同治二年,曾国荃刻於江南,海内学者始得见其全书焉。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国势阽危              阽:逼近。
B.推本阴阳法象之原        推:推究。
C.粹然皆轨於正也          轨:正轨。
D.其著述易行於世          易:容易。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王夫之才德的一组是(3分)
①与兄介之同举明崇祯壬午乡试  ②自著思问录二篇
③又三劾王化澄         ④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
⑤曾国荃刻於江南        ⑥夫之以疾辞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人见他受了重伤,就放过了他。与父亲一起回到家中。明王驻兵桂林,大学士瞿式耜推荐他,被授予行人职务。
B.吴三桂之乱被平定,有大官听说后很赞赏他,嘱咐郡守送给他粮帛,邀请召见授予官职,夫之以有病推辞。
C.夫之论学,以汉儒学说为外表,以宋五子学说为核心。他的道统的流传,不如邵雍,因此不到一百年,就有异种学说兴起。
D.王夫之死后四十年,他的儿子怀抱他的遗留下的著作进献给督学宜兴潘宗洛,因此能够进入四库全书,本人也列为史馆记录人物,在儒林中立传,然而他的书籍仍不能传播。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吴三桂僭号於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5分)
⑵惟夫之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5分)

参考答案
4.C(轨:依据,遵循)
5.C(①为其科举经历⑤是间接体现)
6.B(只是请求相见,并非召见授官)
7.(1)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有人嘱咐(王夫之)写劝进表。(状语后置1分,“僭号”“属”各2分)
(2)只有王夫之在瑶族聚居地避身,不出山林,因此能够保全头发过世。(状语后置1分,“窜身”,第二句,“完发”各2分)

参考译文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与兄长一起中明崇祯壬午乡试举人。张献忠攻陷衡州后,王夫之藏匿到南岳衡山山中,贼人抓住他的父亲作为人质,王夫之自己拿刀遍刺身体,被人抬着去换他的父亲,贼人见他受了重伤,就放过了他。与父亲一起回到家中。明王驻兵桂林,大学士瞿式耜推荐他,被授予行人职务。当时国势迫近危险,诸臣仍然每天如水火般相斗。夫之劝说严起恒搭救金堡等,又三次弹劾王化澄,王化澄想杀了他。听说母亲病了,就从小道回到家中。明朝灭亡后,更加韬光养晦。隐居到衡阳之石船山,修筑了土房子名叫观生居,早上晚间都关着门子,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
他所著书有三百二十卷,其中被四库全书收录的有,《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夫之论学,以汉儒学说为外表,以宋五子学说为核心。其所作《大学衍》《中庸衍》,竭力驳斥王阳明致良知之说,以支持朱子学说。於《张子正蒙》一书,尤有共鸣,说张子之学,上承孔、孟,而以布衣百姓隐居;他的道统的流传,不如邵雍,因此不到一百年,就有异种学说兴起。夫之细细观察天人之故,推究阴阳法象之原因,与自著思问录二篇,皆如同揭开日月,光亮异常。至于他扶持道教,辨析上蔡(谢良佐)、象山(陆九渊)、姚江(沈国模,阳明学说传人)的错误,有人怀疑他说的有过甚之处,然而他的议论精密严格,纯粹依据正道而论。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有人嘱咐他写劝进表,夫之说:我是亡国遗臣,只欠一死,今天为何要用我这样不祥之人呢?于是逃入深山,做祓禊赋表示自己心意。吴三桂之乱被平定,有大官听说后很赞赏他,嘱咐郡守送给他粮帛,请求相见,夫之以有病推辞。不久,过世,葬于大乐山之高节里,自题墓碑为“明遗臣王某之墓”。
当时,海内大儒,推为容城(孙奇逢)、盩厔(李颙)、馀姚(黄宗羲)、昆山(顾炎武)。夫之刻苦与李颙相近,他的贞洁韬晦过于孙奇逢,博学多闻,志节高尚,无愧于黄宗羲、顾炎武两君子。不过,这四人自甘于隐居,声望卓著,虽然被推荐时以死相拒,然而公卿交口称许,天子也被感动,他们的著作也易于流传世间。只有夫之在瑶族聚居地避身,不出山林,因此能够保全头发过世。死后四十年,他的儿子王敔怀抱他的遗留下的著作进献给督学宜兴潘宗洛,因此能够进入四库全书,本人也列为史馆记录人物,在儒林中立传,然而他的书籍仍不能传播。到同治二年,曾国荃将其书刊刻于江南,国内的学者才得以看到他书的全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0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金人入侵,皋聚众与战,屡胜,西道总管翟兴表补保义郎。杜充留守东京2015年高考(520)石家庄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皋讨剧贼杨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46
  •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8
  • 门有万里客行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718
  •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58
  • “史建瑭,雁门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史建瑭,雁门人也。晋王为雁门节度使,其父敬思为九府都督,从晋王入关破黄巢,复京师,击秦宗权于陈州,尝将骑兵为先锋。晋王东追黄巢于冤朐,还过梁,军其城北。梁王置酒上源驿,独敬思与薛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资治通鉴》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

    《资治通鉴》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