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利州》阅读答案解析及赏析

利州
汪元量
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
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
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
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
 ①利州:今四川广元。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
1、该诗首联第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6分)
2、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五十年前好四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手法:①动静结合,“风吹”“红树”“青烟”构成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②视觉上的色彩描写。“红”“青”相互映衬。(答一点给2分)
作用:营造了一种孤寂、荒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悲苦(哀伤)的感情基调。(2分)
2.既表现出对故国安定生活的无限怀恋,(2分)又表现了成为亡国遗民的哀痛与悲伤。(3分)

 1、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分析手法的作用,则必须和诗歌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首联第二句是写景,主要涉及“风”“红树” “青烟”这几个意象,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再者,“红”“青”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从颔联可见,作者所见的是遭遇兵灾之后的景象, 所以这一句营造了一种孤寂、荒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悲苦(哀伤)的感情基调。
2、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五十年前好四川!”显然存在一种对比,透露出作者对五十年前安定生活的无限怀恋,也表达出自己成为亡国遗民的哀伤与悲痛。注意结合诗歌给出的注释,把握作者的生平际遇来作答。

参考赏析: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南宋被蒙古铁骑攻破,皇室宗族后妃宫女王公大臣数万人被蒙古人押解去往北方,路上奸淫侮辱惨不忍睹,半数宫廷贵胄都死于途中,当时汪元量作为宫廷乐师自愿随行,一路上用诗歌记录了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汪元量的友人李珏跋元量所撰《湖山类稿》,称元量“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亦宋亡之诗史”。这首诗是汪元量宋亡之诗史的代表作,冲破了传统的“宫怨”作品中的幽愁暗恨,表达了被俘者的苦楚和眷恋故国的心情。

这首诗以写景起兴,颔联转入社会场景的描写,真实的描写了兵败之后满城萧条的景象,老百姓流离失所,就算是深山之中的猎户,江湖远处的渔家,都不能逃脱官差的盘剥残害,最后一句感怀世事,想起以前的美好生活,今昔对比,更加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痛苦。

这首诗继承了杜甫忧国忧民真实记录国家兴亡的传统,用笔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00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坏壁③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子由:苏轼…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5
  • 黄公度《朝中措》阅读答案

    朝中措 黄公度 幽香冷艳缀疏枝。横影卧霜溪。清楚浑如南郭,孤高胜似东篱。 岁寒风味,黄花尽处,密雪飞时。不比三春桃李,芳菲急在人知。 注释: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状元。清楚:清高淡…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8
  • 孙策死时几岁?

    孙策死时几岁? A.二十六 B.二十九 C.三十二 D.三十五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1
  • 木兰诗带注音

    木兰诗带注音   对于《木兰诗》创具一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中国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下面…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3
  • 木兰诗修辞手法点评

    木兰诗修辞手法点评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成功地塑造了木兰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那么大家知道其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一、句式整齐的对偶…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5
  • 李商隐《代赠》《虞美人》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代  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①,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 虞美人…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