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阅读答案及翻译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2、你是否赞成本段文字中孔子的观点?请联系实际作简要论述。(4分)
参考答案
1、(1分)子欲善而民善矣。
2、 (4 分)答“赞成”或“不赞成”,言之成理即可。答“赞成”的话,可从肯定孔子观点的积极意义来阐述:孔子反对乱加杀戮,认为施政者应作出表率,要有好的导向。答“不赞成”的话, 可指出“风” “草”之比喻的不足之处:老百姓只是被动地服从跟随统治者,这无疑是对民众的贬低。

【注释】
无道:指无道的人。
有道:指有道的人。
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1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赤壁赋》   作者: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aacut…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113
  • 教师的诗句

    教师的诗句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这都是古人最喜欢的节日,自然留下了不少传世名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师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教师的诗句   1、《蜂》   唐&midd…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33
  • 沈括《宋代藏书》原文和译文

    原文 前世藏书分隶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期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佑中,乃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官书,给书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215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翻译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前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7
  • 《武昌九曲亭记 北宋?苏辙》阅读答案

    武昌九曲亭记 北宋·苏辙 ①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陀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29
  • 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 臣闻三代之道,乡里有学。士之秀者,自乡升诸司徒,自司徒升诸学。大乐正论其秀者,升诸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