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          B.君子不齿(并列)
C.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11.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郯子之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12.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    )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⑤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参考答案
10. A  11. B  12.  C 

参考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2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判断句详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岳飞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岳飞   岳飞(11分)   毕沅   飞事至孝,家无姬待。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肝,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26
  • 解佩令·自题词集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

    古诗文 2020年3月25日
    508
  • 浅谈背诵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科学性分析

    浅谈背诵在文言文教与学中的科学性分析   在文言文教学被边缘化的今天,背诵也与文言文如影随形,几经起落浮沉。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信息获取方式的方便快捷化,背诵几乎已被视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塞鸿秋

    功名万里忙如燕①, 斯文一脉微如线②, 光阴寸隙流如电③, 风雪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 林下何曾见④? 至今寂寞彭泽县⑤。 注释①功名万里:《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6
  • 李山甫《牡丹》阅读答案

    牡丹 李山甫① 邀勒②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②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 【注】①李山甫,晚唐诗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