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阅读答案

康定初,先人寓南康,与 李君居并舍。是时君年未四十,游余父子间,相好也。后十余岁,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又十余岁,君已退而家居,复见之山阳。又九岁,而君年七十有一以卒。明年,其孤仲熊自山阳抵京师,拜且泣曰:“顾得铭也。”余惟君游余父子间四十年矣,铭其可辞?
君姓李氏,讳丕,字子京,初名真卿。曾大父讳某。大父讳某。考讳某,赠光禄卿。母丁氏,仙源县太君。继母王氏,仁寿县太君。君海州朐山人,家故寒也。学为士,自君始。出举进士,中其科,得主楚之淮阴簿。岁凶,转运使调军食,用君主宿州籴。他州皆强赋,民犹不足,君随便开诱,粜者悦趋,籴最他州。迁宁国军节度,掌书记,转运使属君市翎毛,君优致如主籴,所市以赤,数之至十万,复最他州。又属君主作院,君考校程度,所作兵器总一万一千三百二十有四,皆精且利。他军州事,有不能决者,多属君,君所决者三十有八事。盖复太平州囚管寿活之,明通判歙州林瑀无罪释之,类如此。于是能益白,荐者十三人。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用荐者监兴元府税,急吏宽商,课赢十有七万。岁中,以岁次迁秘书丞,以课迁太常博士,以覃恩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杭州临安县,召为审刑院详议官,赐绯衣银鱼。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蜀州。蜀少事,然他州讼有积岁不能决者,转运使以属君,君所决八事,民信服之。迁尚书职方员外郎,监在京内衣库,枢密使田况奏用君删定马军司条贯,既成,诏加赏赉。滨州有狱久不能决,辞连大臣家子,遣吏治之辄辞,诏遣君乃决。累迁尚书职方郎中,以母老出通判杭州,坐法免。复为尚书比部郎中,监沂州承县盐酒税。未逾月,自罢归。又监陕州集津垛盐务,不行,以本官致仕。元丰三年九月己卯以疾卒山阳之私第,十一月甲寅葬安乐乡之杨兴里。
(节选自《曾巩文集》)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用君主宿州籴                       (2)转运使属君市翎毛    
(3)以课迁太常博士                   (4)诏加赏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曾巩父子和李君交往了几十年,两家比较熟悉,所以仲熊从山阳县赶来,向曾巩请求为其父写墓志铭,曾巩没有推辞。
B.李君家庭贫穷,立志求学,考取进士。后来接手买粮任务后,他通过开导、启发,让老百姓卖粮,最后成为各州中征粮最多的。
C.转运使让李君监管工场,李君考校了各种制作标准,严格执行,最后他监管下生产了兵器不仅具有数量优势,而且也有质量上的保证。
D.李君先后任蜀州通判、杭州临安县知州、审刑院详议官。所到之处,凭借自己超强的决断能力处理很多棘手之事,老百姓非常信任、佩服。
8.请简要概括李君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2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3分)
(2)君优致如主籴,所市以赤,数之至十万,复最他州(3分)
(3)滨州有狱久不能决,辞连大臣家子,遣吏治之辄辞,诏遣君乃决。(4分)

参考答案
6.(1)籴,买粮(2)属,嘱咐、嘱托(3)课,征税(4)赉,赏赐
7.D(时间错乱,通判蜀州应该在后面。)
8. 喜欢交友、敏于治政、做事认真、善施恩泽(答到两点即可)
9.(1)李君治理临安,在浙西那儿遇到了我,我们谈了一些旧事,非常开心。(为、旧故、状语后置各1分)
(2)李君非常认真的购买,就像买粮一样,所买的翎毛均为红色,总数达到十万,又是其他州里最多的。(优致、主、复,各1分)
(3)滨州有一件久拖不决的案件,口供牵连到大臣的儿子,一派遣官员去处理就推辞,皇上下诏让李君处理,很快就判决了。(狱、两个“辞”、乃各1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1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安石《余姚县海塘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余姚县海塘记 宋·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9
  • 黔之驴的文言文及翻译

    黔之驴的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黔之驴》讲的是一只老虎和一头驴的故事,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那黔之驴怎么翻译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黔之驴的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黔之驴…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9
  • 陋室铭的铭是什么意思?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9
  • 问说文言文翻译

    问说文言文翻译   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问说文言文翻译 ,欢迎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7
  • 《百家姓.江》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江》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江」源出:   一:出自嬴姓,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朝将伯盖之后 分封于江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野草》题辞――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