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学法探究

文言文的学法探究

  《黔之驴》是一篇文言文。有的同学认为,文言文很好学,只要会解释每个字,会翻译每个句子就行了。其实,学习文言文,仅仅关注语言本身,即完成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视其中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等。下面,就让我们展开对文本的学法探究。

  首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在翻译中学习。

  朗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手边的工具书积累文言字词,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在本文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自主学习,理解“胜”“荡倚冲冒”“窥”“慭慭然”“莫相知”等字词的含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也可以请教老师。

  其次,在诵读中学习。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真正“会读”,能够读出“义”,不是件容易的事。诵读,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还要在读中发现问题。比如,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后来虎对驴的态度有改变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学习文言文时,同学们要边诵读边思考,准确把握文章的深层意义。

  再次,在问题的探究中学习。

  例如,从题目看,本文的写作重点应该是驴,其实,这篇寓言还描写了虎,而且篇幅还不少。同学们可以在书上分别画出写虎和写驴的句子,然后圈出表现虎和驴的特点的动词,思考它们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大家就会发现,一开始,虎眼中的驴是很庞大的,虎先是“窥”——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慢靠近驴;而且“慭慭然”,很小心,“莫相知”——它还不了解驴;“然往来视之”——反复地观察,同时还谨慎地试探了一下,等驴的.弱点暴露出来以后,虎才吃掉了驴。由此可见,虎是善于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的。而驴看上去貌似强大,其实并没有战胜老虎的本领,外强中干,这是驴的悲剧。我们还可以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作者参加王叔文发起的政治变革失败了,被贬到了永州;作者写驴,其实是和虎形成对比,嘲讽那些看似强大,其实并没有什么本领的人。

  最后,在语文活动中学习。

  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驴和虎,结合各自的表现及命运,谈谈从中收获了哪些道理。再者,请大家想象一下,虎会有哪些心得体会呢?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可以不断地挖掘文章新的内涵。

  总之,我们除了要能翻译文言文之外,还要学会在诵读中、在问题中、在活动中不断地理解文言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0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逍遥游》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文言文翻译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琴茶――白居易诗词全集

      琴茶   [唐]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38
  • 宋史的文言文练习题

    宋史的文言文练习题   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4
  • 描写秋天的优美的古诗词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4
  • 魏禧《瓶庵小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7
  • 种梨

      《种梨》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文】   有乡人货梨于市(1),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2),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