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六大最易失误点

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六大最易失误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题六大最易失误点

  信息筛选题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中的一类常见试题,一般采用选择题题型。命题者从原文中摘取若干句子编组,要求考生按照题干要求作出选择,题干一般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或是确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考察各组句子,看组内各句是否全部符合题干要求,进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那一组。这样看来,探究命题人设置干扰的方法,无疑是我们破解信息筛选题的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

  1、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2、方法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3、概念错位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4、主旨错位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 多面性。“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命题人看准了这一点,往往在“某一种”传统美德的“点”上命题,制造出“主旨错位”的误区。

  5、事件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6、关系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0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7
  •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技巧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技巧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8
  •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豁然开朗后而劝学)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8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6
  •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全诗翻译赏析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全诗出处及赏析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出自宋代诗 人陆游 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8
  • 非攻的原文译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