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欣然规往(    )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
16.“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2.(1)交错相通    (2)计划    (2分,每小题1分)
13.B  (2分)
14.(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或: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分,“何世”“乃”“无论”必须译正确,译对一处给1分)
15.进入桃花源    复寻(迷失)桃花源(2分,每空1分)
16.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或: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只要答出要点“对和平的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即可)(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3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集灵台·其一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张祜

    全诗原文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集灵台·其一带拼音版: rì guāng xié zh&ag…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0
  • 《天净沙·鲁卿庵中》原文及赏析

    《天净沙·鲁卿庵中》原文及赏析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满院青苔一株株古树萧萧,苍云片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5
  • 《咏雪》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公①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②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敞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阚闳,厚其墙垣,以无忧…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2
  • 《同王微君湘中有怀》阅读答案

    同王微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首联写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 程学博《祭梁夫山先生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祭梁夫山①先生文 [明]程学博 万历己卯秋,永丰梁夫山先生以讲学被毒死②。癸未冬,门人胡时和始得请收其遗骸,袝莽于后台程公之墓,从先生遗言也。友人程学博为文以哭之,曰: 呜呼伤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