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无驴》《大鼠》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②啻:仅仅,只有。 ③掬:这里是“抓”的意思。 ④齕:咬。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驴不胜怒,之(用蹄子踢  )         (2)习其声(逐渐 )                         
(3)潜之(偷看 )                  (4)蹲地上休(稍微 、略微)         
1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则  无可用                  启扉急视,鼠首已嚼碎矣 
B、然  往来视之                  后知猫之避          
C、者  觉无异能                  以为是无能为              
D、其  喉                      非怯也,待惰也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文:渐渐出来靠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是什么东西。
(2)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译文:在民间到处寻找捕捉老鼠的好猫,但总是被老鼠吃掉。
13.甲乙两文刻画虎、猫这两个形象时,相同点是都主要采用了 动作  描写方法,不同点是甲文还描写了虎的   心理    ,乙文则没有。(2分) 
14.乙文猫鼠大战中,猫采用了   避其锐气,后发制人  的战术,战胜了凶猛的鼠。(2分)

参考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猫胆怯,以为是没有能为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嚼碎了。大家这才明白,狮猫开始时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3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樊叔略,陈留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祁顺《守约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祁顺 守约轩记 (明)祁顺 ①东莞有隐德君子曰谢先生叔仁,尝以约名轩。其子济领贡来京师,因征余言,为守约轩记。余曰:“善哉,先生之名轩也。《语》不云乎,‘以约失之者鲜矣’。斯约也,…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4
  •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75
  • 寄隐者――白居易诗词全集

    寄隐者 [唐] 白居易 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 道逢驰驿者,色有非常惧。 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 私怪问道旁,何人复何故?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 禄厚食万钱,恩深日三顾。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4
  • 《谏论下》(苏洵)原文及翻译

    《谏论下》(苏洵) 原文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方仲永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方仲永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