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之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五言古诗。(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⑵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⑶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夫”字在古文中常用于句首无实在意义,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雄伟高大的形象。“钟”,聚集的意思。“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①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②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③站得高,看得远。④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⑷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⑸意境相同的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4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道文言文练习题

    一道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6
  • 范仲淹二岁而孤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面②;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7
  • 中考语文文言文倒装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倒装句   [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 高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1、《逍遥游》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发)而飞,其翼若垂(悬挂)天之云。是鸟也,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0
  • 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5
  • 《肥水之战》“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