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送东阳马升序》韩愈《师说》对比阅读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升序》宋濂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韩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余幼时即嗜学                嗜:喜欢
(B)援疑质理                    质:总结
(C)是故无贵无贱              是故:因此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难道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是(  D  )
(A)无从致书以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沈复)
(B)人非生而知之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韩愈)
(C)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卒皆夜惊恐           (《陈涉世家》司马迁)
(D)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张岱)
8.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  A  )
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
(B)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
(C)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
(D)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把他当作老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5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译文赏析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5
  • 高考文言文学常识

    高考文言文学常识   导语:文言知识是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项目,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学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学常识一  1、《论语》六则,出自论语的《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8
  • 窃糟文言文的翻译

    窃糟文言文的翻译   《窃糟》收录于刘基所著的《郁离子》中,是一篇讽刺短文。本文以寓言故事的方式讽刺了那些一知半解又夸夸其谈的学术骗子,告诫人们,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所谓道理,其实不…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0
  • 《夏日题老将林亭》《南园其五》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注】 ①(前蜀先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1
  •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作用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作用   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一般都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定篇”,其文学价值经过历史的考量,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声律气韵等方面都堪称典范,同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2
  • 《人之于文学》文言文练习

    《人之于文学》文言文练习   人之于文学①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②也。和之璧③,井里④之厥⑤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贡、季路,故鄙人⑥也,被⑦文学,服⑧礼义,为天下列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