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阅读答案及翻译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①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②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①榷:专营,专卖。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秦之敝                敝:陋俗
B.外攘四夷          攘:驱除
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
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质:验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天下晏然        必知其所以然
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C.通于世务         兴于闾阎
D.以经术润饰吏事      辄以玺书勉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
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他)认为太守是管理百姓的根基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13.“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循吏”一词。(4分)
14.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5分)

参考答案
9.(3分)A     10.(3分)D      11.(3分) C     
12.(6分)
①公卿位缺时,就从那些受表彰的人中选择,依次任用。
②在位时人民富足,离任后人民思念,生前有荣誉称号,死后被尊奉祭祀。
13.(4分)
循吏是为政宽缓,教化民众;严于律己,清廉公正;关心百姓疾苦,以民生为重的好官。
14.(5分)
原因:孝宣帝不仅认识到官吏与自己共同努力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证,而且他有管理官吏的有效作为。
具体措施:授官严格,用官稳定,激励有法。

参考译文:
汉朝兴起之初,一反秦代的弊政,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而相国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的办事作风成为了天下的表率,人民因而编了一首“画一”歌来加以称颂。孝惠帝无为而治,高后女主隐居深宫,而天下安定,人民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一片丰衣足食的景象。到了文帝、景帝年间,便开始移风易俗。当时,循吏如河南郡太守吴公、蜀郡太守文翁这些人,都能严于律己,为人表率,为官办事清廉公正,不用严苛的管理方法,而人民顺从地接受感化。
武帝时,对外驱除四方蛮夷,对内修改法规条令,人民因此疲惫不堪,奸恶作乱无法禁止。那时很少有能以教化治理而著称的人,只有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和倪宽等,其政绩值得一书。三人都是儒生,既精通处世之道,又熟习文章之法,他们以经学的思想方法处理政务,天子器重他们。董仲舒因病多次辞官,而公孙弘、倪宽做官做到三公。
孝昭帝年幼,霍光代为主持政务,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霍光沿袭于此而恪守职责,没有改变以前的做法。到了始元和元凤年间,匈奴归顺,老百姓生活也渐渐富足,于是开始举荐贤良官员,问询人民疾苦,于是废除酒税而讨论盐铁之利。
待到宣帝时,他兴起于里巷,从微贱之地而登上至尊之位,所以深知百姓生活的艰难。他从霍光死后开始亲自处理各项朝政,励精图治,每五天便听政一次,从丞相以下各官职依次进朝禀告。待授予刺史、郡守、诸侯相等官职时,都要亲自接见询问,了解他们的思想,然后再考察其行为以验证其言论,有名实不符合的,必须清楚它的根源。
孝宣帝常说:“老百姓所以能够安心于农业生产而没有忧虑怨恨的不良心情,是因为政治清平而法律公正。与我共同保证这一点的人,只有那些好的太守啊!他认为太守是管理官吏人民的根基,频繁调换就会造成地方上的不安宁,人民知道太守的人选十分稳定,不可欺瞒,才会服从他的教化。所以太守如果治理有成效,他总是亲自颁书勉励,增加其俸禄并赐以重金,有的授爵号至关内侯,公卿位缺时,就从那些受表彰的人中依次选用。因此,汉代的良吏在这样情况下层出不穷,有中兴之称。像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这些人,都称职尽责,可是任用刑罚,有的人抵罪而死。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人,在位时人民富足,离任后人民思念,生前有荣誉的称号,死后被尊奉祭祀,这样的风采也许就是仁德礼让的君子遗风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59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过零丁洋》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过零丁洋》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 忆少年 朱彝尊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5
  • 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

    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6
  • 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释:   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②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   译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5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K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6分)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