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张廷玉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大学士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直南书房,以忧归。服除,迁洗马,历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
世宗即位,命与翰林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应奉几筵祭告文字,赐荫生视一品,擢礼部尚书。雍正元年,复命直南书房。偕左都御史朱轼充顺天乡试考官,上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寻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调户部。疏言:“浙江衢州,江西广信、赣州,毗连闽、粤,无藉之徒流徙失业,入山种麻,结棚以居,号曰‘棚民’。岁月既久,生息日繁。其强悍者,辄出剽掠。请敕督抚慎选廉能州县,严加约束。其中有读书向学,膂力技勇,察明考验录用,庶生聚教训,初无歧视。”下督抚议行。
八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於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廷玉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十三年,世宗疾大渐,与大学士鄂尔泰等同被顾命。遗诏以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命他日配享太庙。
高宗即位,命总理事务,予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合为三等子。乾隆元年,明史成,表进,命仍兼管翰林院事。十三年,以老病乞休。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上乃许廷玉致仕,命待来春冰泮,舟行归里。
二十年三月,卒,命仍遵世宗遗诏,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惟廷玉一人而已。
 (选自《清史稿•列传七十五》,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B.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C.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D.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忧,即“丁忧”,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
B.乡试,又称秋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会元”,凡中试者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C.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谥,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官死后,朝廷根据他身前事迹给予的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总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廷玉出身显贵,仕途通达。以进士身份入仕,历任的官职都很显赫。
B.张廷玉器量纯全,颇有建树。上书建议约束江南棚民,录用其中才力出众者;军机处初设,规制皆由廷玉所定。
C.张廷玉周敏勤慎,很受皇上的倚重。康熙皇帝军政大事都倚赖他,临终时还任他为顾命大臣。
D.张廷玉历仕三朝,辅佐皇帝尽心尽力,也得到了天子的厚遇,是满清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中有读书向学,膂力技勇,察明考验录用,庶生聚教训,初无歧视。(5分)
(2)遗诏以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命他日配享太庙。(5分)

参考答案
4.D(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5.B(“会元”应改为“解元”。)
6.C(“康熙”应为“雍正”。)
7.(1)对于那些愿意读书学习的人,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人,朝廷应该加以考察、检验,合格者予以录用,希望朝廷能够聚集百姓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膂力”“技勇”“教训”各1分,大意正确2分。)
(2)雍正皇帝因为张廷玉器量纯正,忠心尽职,下达遗诏命令以后让他配享太庙。(“以”“抒诚”“他日”各1分,大意正确2分。)

【参考译文】
张廷玉,字衡臣,是安徽桐城人。在康熙三十九年时考中进士,后改做庶吉士。后又通过考试被授与检讨职务,入直南书房,因为服丧回家。服丧期满,升迁为太子洗马,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官职。
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命张廷玉与翰林院学士阿克敦、励廷仪应奉几筵祭告文字,赐予廕生视一品,提升为礼部尚书。雍正元年,又下诏命他入直南书房。与左都御史朱轼一起任顺天乡试考官,皇帝赞许他公正谨慎,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不久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调任到户部。他上书说:“浙江的衢州,江西的广信、赣州,临近闽、粤等地,那些流离失业没有户籍的人,进入山里种植大麻,搭建草棚居住,称作‘棚民’。日子长了,(他们)繁衍的人口会一天天地多起来,(他们中)那些体格强健剥悍的人就会四处抢劫。请下诏命令督抚谨慎选择廉洁能干的州县长官,(对棚民)严加约束。那些愿意读书学习的,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考察清楚,检验录用,希望能聚集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朝廷下诏让督抚议定施行。
雍正八年,皇上对西北用兵,命令增设军机房隆宗门内,让怡亲王允祥、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总管事务。接着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制定规制:诸臣上奏,一般的事用疏章,从通政司上达,下放给内阁拟旨;重要的事用摺,从奏事处上达,下放给军机处拟旨,必须皇上硃笔亲自批复再下发。从此以后,内阁权移交给了军机处,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能够参与政事,每天必须进宫面见皇上,接受旨意,商议国家大事,参与国家机密。
张廷玉做事周密敏捷勤奋谨慎,尤其为皇帝所仰仗。十三年,世宗的病情越来越重,张廷玉与大学士鄂尔泰等一同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皇帝)因为张廷玉器量纯正,忠心尽职,就下达遗诏命令以后让他配享太庙。
高宗即位,命张廷玉总理事务,授予他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合为三等子。乾隆元年,明史编写完成,上表进献给皇帝,皇帝命令他仍然兼管翰林院的事务。乾隆十三年,因为年老多病,上书请求退休。皇帝颁发圣旨说:“爱卿受到两代皇帝的厚恩,况且尊奉先皇的遗命(你)可以配享太庙,哪有享受配享的元老之臣回家养老的呢?”张廷玉说:“宋代和明代享受配享待遇的各个大臣也有请求退休被允许的呀。况且七十岁退休,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啊。” 皇上才答应廷玉退休,命令他等到第二年春天冰雪消融后,再乘船回到故乡。
二十年三月.张廷玉去世,皇帝诏命依然遵照世宗的遗诏,(让他)配享太庙,谥号文和。到清朝结束,汉人大臣中,享受配享太庙待遇的,只有张廷玉一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0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浙江九溪十八涧的诗词大全

    九溪十八涧,在浙江杭州市龙井南面,距西湖10余公里。九溪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9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1
  • ●卷五十 ◎南省说书十道

      【左传三道·问供养三德为善】   对:《易》者,圣人所以尽人情之变,而非所以求神于卜筮也。自孔子没,学者惑乎异端之说,而左丘明之论尤为可怪,使夫伏羲、文王、孔子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7
  • 描写惊蛰的古诗

      导语:惊蛰春暖,祝福心暖。愿你桃花红、事业红,今后步步是高升;梨花白、皮肤白,身材苗条健康在;黄莺鸣、声望鸣,一鸣惊人大功成;燕飞来、好运来,事事如意心花开。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29
  • 韩元吉《六州歌头·东风著意》

    韩元吉 桃花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0
  • 虞寄不愚文言文翻译

    虞寄不愚文言文翻译   虞寄(510-579年),字次安,号东山居士,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南朝大臣,赠侍中虞荔之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虞寄不愚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多掌握文言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1
  • 《反经·忠疑》“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阅读答案及翻译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何以知其然耶? 《吕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