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士以故归之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9.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而卒赖其力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
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⑤距其院东五里
A.①②      B.④⑤      C.③⑤     D.②④
10.作者说“往往有得”,下列对这“有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游后洞没有尽兴是有失,但从中悟出志、力、物合一的哲理,这正是作者的“有得”。
B.作者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游了前洞,而且还从碑文中论证了华山的本名,总算有收获。
C.作者认为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达到了一定深度,看到了一些奇观,还是有趣的。
D.作者认为自己这次游洞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
(2)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参考答案
8.(3分)A(B.名词作状语, C.形容词作名词, D.形容词作动词。)
9.(3分)C(指示代词作定语,“这”或“那”之义。)
10.(3分)A(从“此余之所得也”可知,这“有得”指“夫夷以近……亦不能至也”。)
11.(10分)
(1)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5分,“既”“咎”“极”“夫”各1 分,大意1分)
(2)孟尝君只是学鸡鸣叫、学狗钻洞偷东西这类人的英雄,哪里值得说是获得士人拥戴。(5分,“特”“鸡鸣”“狗盗”“得士”各1分,大意1 分)

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1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袁州州学记》原文翻译赏析及阅读答案

    《袁州州学记》是宋人李觏(gòu)的名作,文章记叙了宋仁宗时,任袁州知州的祖无择看到学宫破损的现状,决定兴建新学宫的过程。学宫落成之刻举行的“释菜&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卷十六 ◎诗八十八首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已足烧。百岁风狂定何有…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37
  •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王梵志《吾富有钱时》全诗翻译赏析

    吾富有钱时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 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 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 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 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 恰似鹦鹉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6
  •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

      导语: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小寒食舟…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杨万里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及注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9
  • 描写友情的诗句

    描写友情的诗句   1、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2、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汉。无名氏《别诗四首》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