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疑山图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2分)
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参考答案
2.规模和得名缘由
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4.C
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参考译文
九疑山方圆二千多里,四周接近其一角。世人认为九座山峰非常相似,望去几乎一样,所以称之为九疑山。
九座山峰非常高大,远远遥望就可以见到。它们有嵩山、华山的险峻崎岖,有衡山、岱山的幅员辽阔,在九座山峰之下,还有很多委积在一起如同棋子排布的石头,可以用百来计算。中锋之下,九嶷山九嶷山水中没有鱼鳖,林中没有鸟兽,不时听到的如同蝉蝇之类的声音,仔细听又好像没有。这里往往可以见到深谷大川,平坦的田野与深渊,树干粗壮的杉松,枝繁叶茂的榕树栝树(一种植物),翠绿的莎草白色的沙滩,深邃的洞穴,红色的石崖,清凉的泉水从空中飞泻下来,种类各异的竹子混杂着各种花草,互相辉映之处,好像隐藏着山野人家。真的有九条水从中山之中倾泻而出,其中四条流灌到南海,另外五条水流合流注入洞庭湖。不知道像九疑山这样的海内之山能有几座?
有的人说:“如果真的这样这座山为什么没有列于五岳之中?”我的回答是:“五帝之前,分封的疆界还比较狭隘,把衡山作为五岳之一,已经是很偏远的地方了。今天九疑山之南,万里归服。站在都门向东望,看不到边际;向西行几万里,到不了边陲。因此应该把九疑山作为南岳,把昆仑山作为西岳,像衡山、华山之类的山,还是听任出世者在此结庐隐居,让领受封邑的贵族作标记当做后花园吧。只是苦于当世议论之人常常被常情局限,被古制牵累,不能有所改动创新,这又怎么办啊?”
所以我绘制了九疑山的图画,并且连同写下题记,传给那些有兴趣的人,来赞扬他们。

九嶷山,是耸立在永州之野的一座名山。它位于宁远县城南30公里处,属南岭山脉之萌诸岭,纵横二百余里,南接罗浮,北连衡岳,素以秀丽的山形、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丰富的古文物和动人九嶷山九嶷山的传说而驰名中外,令人神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1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甄大命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大命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日: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①。他日,不能具粞,日: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3
  •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的意思:半山的斜晖,两岸笼罩的暮霭,驾着一叶扁舟,远处传来数声牧童的横笛。 出自秦观《风流子·东风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0
  • 中考语文临考复习题之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临考复习题之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1
  •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赏析及译文参考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唐代:温庭筠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菩萨蛮·…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9
  •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33
  • 望阙台原文及翻译

      望阙台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