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椿,字寿翁,洺州永年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椿,字寿翁,洺州永年人。父升,进士起家。靖康之难,升翼其父,以背受刃,与长子俱卒。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以父泽,补迪功郎,历官至宁国军节度推官。治豪民伪券,还陈氏田,吏才精强,人称之。
张浚辟为制司准备差遣,常以自随。椿奔走淮甸,绥流民,布屯戍,察庐、寿军情,相视山水砦险要,周密精审,所助为多。
移湖北漕,适岁大侵,官强民振粜,且下其价,米不至,益艰食。椿损所强粜数而不遏其直,未几米舟凑集,价减十三。每行部,必前期戒吏具州县所当问事列为籍,单车以行,所至取吏卒备使令。凡以例致馈,一不受,言事者请下诸道为式。
除枢密院检详。小吏持南丹州莫酋表,求自宜州市马者,因签书张说以闻。椿谓:“邕远宜近,故迁之,岂无意?今莫氏方横,奈何道之以中国地里之近?小吏妄作,将启边衅,请论如法。”说怒,椿因求去,上慰谕令安职。
年六十九,上章请老,以敷文阁待制致仕。越再岁,上念湖南兵役之余,欲镇安之,谓椿重厚可倚,命待制显谟阁、知潭州、湖南安抚使。累辞不获乃勉起至则抚摩凋瘵气象一如盛时复酒税法人以为便岁旱蠲租十一万粜常平米二万活数万人。
潭新置飞虎军,或以为非便,椿曰:“长沙一都会,控扼湖、岭,镇抚蛮徭,二十年间,大盗三起,何可无一军?且已费县官缗钱四十二万,何可废耶?亦在驭之而已。”未满岁,复告归,进敷文阁直学士致仕,朝拜命,夕登舟,归老野塘上。
淳熙十年,卒,年七十三。朱熹尝铭其墓,谓其“逆知得失,不假蓍龟”,“不阿主好,不诡时誉”云。
(选自《宋史•李椿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辞不获/乃勉起至/则抚摩凋瘵/气象一如盛时/复酒税法/人以为便/岁旱/蠲租十一万/粜常平米二万/活数万人
B.累辞不获/乃勉起/至则抚摩凋瘵/气象一如盛时/复酒税法/人以为便/岁旱/蠲租十一万/粜常平米二万/活数万人
C.累辞不获/乃勉起至/则抚摩凋瘵/气象一如盛时/复酒税法/人以为便/岁旱/蠲租十一万粜/常平米二万/活数万人
D.累辞不获/乃勉起/至则抚摩凋瘵/气象一如盛时/复酒税法/人以为便/岁旱/蠲租十一万粜/常平米二万/活数万人
11.下列读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等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宋时亦有节度、观察等推官。
B.“移”表示官职调动,文言文中类似的还有“调”“徙”“出”“行”“判”“权”等。
C.“敷文阁”是南宋绍兴年间建的一座阁楼,用以收藏宋徽宗的各种作品,设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D.“铭”在本文指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文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椿的父亲和哥哥死于靖康之难,年幼的李椿侍奉继母南逃,吃了不少苦头,因父亲的恩泽,补任迪功郎。
B.李椿质疑拿着南丹州莫酋表要求去宣州买马一事,触怒张说,请求离职,皇上亲自出面,言辞抚慰,下令重新安排职务。
C.李处不留恋官场,被提为敷文阁直学士退休后,早晨接到命令,晚上他就上船,回到野塘养老。
D.李椿去世,朱熹曾为他写墓志铭,说他“从反面了解得失,不假借蓍草龟甲占卜”“不阿谀主子的喜好,不求一时的赞誉”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椿奔走淮甸,绥流民,布屯戍,察庐、寿军情,相视山水砦险要,周密精审,所助为多。
(2)凡以例致馈,一不受,言事者请下诸道为式。

参考答案
10.B
11.B (“行”“判”表兼代,“权”表暂代)
12.B(皇上安慰他要安心任职)
13.(1)李椿奔走于淮甸之间,安抚流民,安排屯田、戍守之事,考察庐、寿二州军情,精细详实、对张浚的帮助是很多的。(“绥”“布”“察”各1分,句意2分0
(2)凡是按惯例得到的馈赠,他一概不受,说事人的请求(把他出行的方式、做法)下达到各道作为范例。

【参考译文】
李椿字寿翁,洺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竭力奉养继母。因为受父亲的恩泽,李椿被荫补为迪功郎,历官至宁国军节度推官。李椿整治豪民利用伪券占田,归还了陈氏的田地,李椿治政才能精湛,得到人们的称赞。
张浚召李椿为制司以备差遣,常常让他跟随自己。李椿奔走于淮甸,安抚流民,安排屯田、戍守之事,考察庐、寿二州军情,周密详细、精心策划,对张浚的帮助很大。  
李椿改任湖北漕官,适遇荒年,官府强迫百姓赈荒卖粮,并压低收购价格,结果官府米未收到,百姓更加缺乏粮食。李椿减去百姓被强行卖粮的数额并又不限止价格,不久运米的船汇集湖北,粮食的价钱也降低了十分之三。李椿每次巡视部属,考察刑政,必定提前警告官吏准备好各州县应当问的事并记在纸上,李椿独自前往,所到之处叫来官吏士兵以供使唤。凡是按惯例赠送给他的东西,他一概不受,言官请求把他出行的方式、做法作为范例推广到各道。
李椿被授予枢密院检详官。一小官吏拿着南丹州莫酋表,请求从宜州买马,通过签书枢密院事张说上奏皇上。李椿说“:邕州远宜州近,所以易地购马,难道这里面没有其他用意?今天莫氏正横行,怎能说这事是因为距朝廷地理的远近呢?小吏妄自所为,将会引起边地灾祸,请求按法律论他的罪。”张说大怒,李椿于是请求去职,皇上安慰他要他安心任职。
李椿六十九岁了,他上书请求告老,最后以敷文阁待制之职退休。又过了一年,皇上考虑到湖南兵役的余波,想加以镇抚,认为李椿忠诚可靠,命他为待制显谟阁、潭州知州、湖南安抚使。李椿多次推辞没有批准,于是勉强动身,到湖南后就抚绥凋敝,使其呈现出兴盛时一样的气象。李椿下令恢复酒税法,发放仓中粮食并劝说人们有天相济,不用担心,又蠲免租十一万,卖常平米二万,使几万人得以生存。
潭州新建飞虎军,有人以为不合适,李椿说“:长沙一个都会,控扼着湖、岭二州,镇抚蛮族瑶民,二十年间,大的变乱有三起,怎么可以没有一支军队呢?况且已花费县官缗钱四十二万,怎么可以废除呢?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它而已。”李椿任职未满一年,又告老还乡,被提为敷文阁直学士退休,早晨接到命令,晚上他就上船,回到野塘上养老。
淳熙十年(1183),李椿死去,终年七十三岁。朱熹曾为他做墓志铭,说他“从反面了解得失,不假借蓍草龟申占卜”。“不阿谀主子的喜好,不求一时的赞誉”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2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南齐书·江敩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南齐书·江敩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江敩,字叔文,济阳考城人也。敩母,文帝女淮阳公主。幼以戚属召见,孝武谓谢庄曰:“此小儿方当为名器。”少有美誉。桂阳王休范临州,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8
  • 鹊桥仙(巧夕)

    朝代:宋代 作者:翁元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长地久,风流云散,惟有离情无算。从分金镜不成圆,到此夜、年年一半。轻罗暗纲,蛛丝得意,多似妆楼针线。晓看玉砌淡无痕,但吹落、梧桐几…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17
  • 《后汉书•郑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9
  •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01
  • 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8
  • 《明史·曾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