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阅读答案及翻译

伊犁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①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②‚‚得活? “乃拔木就ƒ③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须修绠④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不谬也。
选编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佐领:清朝八旗兵官名。  ②‚安:怎么   ƒ③就:靠近   ④绠:绳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故草木不生 所以 ②但汲水须修绠耳 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3)①首句“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与下文“凿井”缺少必要联系,需要补充一些内容。下列各项中所补充的内容最不能成立的一项是 C 
A.驻守城中,往返取水不便。B.河水人畜共用,不卫生。
C.夏天的河水不及井水清凉。D.河水不及井水清亮甘甜。
②由此看来,首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陈述凿井缘由,引出下文凿井内容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
(4)下列各项中,对本文的启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事物之间相互都有联系。    B.善于观察事物才有发现。
C.观察事物应该透过表象。    D.古书记载往往并不可信。

答案
(1)
①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故:所以;
②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   修:长.
(2)假如那些老树下面没有水,树怎么能够活呢?
(3)①C
②陈述凿井缘由,引出下文凿井内容
(4)D  (根据原文最后一句“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不谬也”可知,古书的记载是正确的.故选:D)

重要句子翻译
1.皆汲水于河。
都是从河中取水。
2.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于是他砍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往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
3.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4.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如果它们的根须下面没有水,树怎么能存活?
5.但汲水须长修绠耳。
只是取水需要长绳罢了。

参考译文:
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汲取水。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现今城中多有老树,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才了解古时称雍州土层厚水在地下深处,明显没有错。

启示
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有因必有其果。就像文中树木之所以能生长,是因其地下有水,所以拔树后树根处可以挖成水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2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名句

    文言文名句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古代文言文常识

    古代文言文常识   对于广大的学生朋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掌握一些古代文言文常识,也许能够帮助到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文言文常识,欢迎阅读。   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0
  • 岳飞“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阅读答案及翻译

    岳飞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2
  • 初入淮河刘岳张韩宣国威翻译赏析范文

      《初入淮河·刘岳张韩宣国威》作者为宋朝诗人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前言】   《初入淮河四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5
  • 满江红·汉水东流古诗翻译赏析

      《满江红·汉水东流》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玉郎,结发赋从戎,传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6
  •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思想精华的结晶,但是文言文的教学是老师学生都很头痛的一件事,有些学生调侃地将文言文称作第二外语,可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