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端,字易直”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为政清简,远人便之。
会秦王廷美尹京,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
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意端抑已,及端免朝谒,乃常参朝官告疾逾年而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端曰:“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赵廷美,宋太宗之弟,曾封秦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廷美由是恳请从行        从:跟随。
B.虑与寇准同列            虑:担心。
C.准遂告其故              故:缘故。
D.以戒凶逆                以:用来。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B.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C.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D.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端,字易直    字:古代男子十八岁成年时取字,作为对“名”的补充,供他人称呼,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
B.主上栉风沐雨    主上:和“圣上”“皇上”“陛下”一样,是古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此处“主上”指太宗。
C.端备位宰相      备位:是居官的自谦之词,意思是自己本来能力不够,愧居其位,担任这个官职不过是聊以充数。
D.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    高祖:与在民俗中对家族前辈的称呼不同,此处是古代帝王的庙号,文中的“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端有洞察力。太宗征讨河东时,他力劝赵廷美不要留守京城,而要上表随从太宗一起出征,廷美听从了他的建议。
B.吕端能识大体。他因自己先登相位,担心寇准心理不平衡,提出了使二人承担相同职责的建议,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C.吕端勇于任事。太宗原本想杀死叛将李继迁的母亲来惩戒叛逆,吕端主动探知后,劝止了太宗,并提出了妥当的办法。
D.吕端平和宽厚。李惟清从掌管枢密院改任御史中丞,怀疑自己受了打压,就在吕端下班之后,弹劾中伤吕端,吕端不以为虑。
1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5分)
(2)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5分)

参考答案
10.B【解析】虑:考虑。后文“恐”才是“担心”。
11.C【解析】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12.A【解析】“十八岁”有误,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取字。
13.D【解析】“在吕端下班之后”有误。根据文意,是在吕端因病免于朝见之后,这样他弹劾长期休病假而领俸禄的官员,才会涉及吕端。
14.(1)(如果)一定像这样办,不是合适的办法,希望(您)暂缓办理这事,我将再去上奏。(采分点:“必”“非计之得也”判断句、“愿”、“覆” 句意)
(2)他的母亲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继迁的儿子终于缴纳赎罪款请求效命(或:投诚),这是吕端的功绩。(采分点:“寻”、“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判断句、句意)

【参考译文】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吕端年少时敏捷聪悟爱好学习。曾经担任过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也曾在弘文馆当值,后来换成著作佐郎,任职于史馆。治理政务清正简约,远处的人也感觉到便宜。
时逢秦王赵廷美担任京城的府尹,授命吕端为考功员外郎,并充任开封府判官。太宗征讨河东,秦王赵廷美将可能接到留守京城的命令,吕端对廷美说:“皇上不顾风雨,来慰问百姓和讨伐罪人,而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上表随从护驾。如果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廷美因此恳请跟从随行。吕端出使高丽,暴风吹折了船的桅杆,船员们惊惧害怕,吕端读书还像在斋阁中一样。
当时吕蒙正担任宰相,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拿定主意要任命吕端为相。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识大体,办事清平简约。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一起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一天,宫内传出皇帝的手书,命令说:“从今以后中书省的事务必须经过吕端详细斟酌,才能上奏皇帝。”吕端更加谦让不敢承当。
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的母亲。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便单独召见,跟他商量此事。寇准回去时,经过宰相办公之处,吕端猜想是商议大事,便邀他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不必参与知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寇准就告诉了事情的原委。吕端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寇准说:“想要在保安军北门外将李母斩首,以此来惩戒凶贼逆臣。”吕端说:“(如果)一定像这样办,不是合适的办法,希望(您)暂缓办理这事,我将再去上奏。”进了朝堂,他就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烹煮他,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办大事的人,不顾虑他的父母,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悖逆之人呢?陛下今天杀了李母,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不能捉住他,那就只是跟他结下怨仇,更会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让人优厚地服侍她,以便招降李继迁。即使不能立即招降他,最终可以牵住他的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又掌握在我们手里。”太宗拍着大腿,连连称好,并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就采用了他的计策。李母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死了,继迁的儿子终于缴纳赎罪款请求效命,这是吕端的功绩。
吕端姿容仪态瑰美俊秀,有才能气度,宽厚仁爱,喜欢开玩笑,心胸豁达。虽然多次被排斥降职,不曾把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李惟清从掌管枢密改任御史中丞,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等到吕端特免不再参加朝拜时,就经常弹劾告病超过一年还享受官俸的官员,又交结一些人指责朝堂官吏的过失,想以此来中伤吕端。吕端说:“我正道而行,没有什么愧疚和害怕的,风波一样的流言不值得忧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3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农妇与鹜》的分析

    文言文《农妇与鹜》的分析   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9
  • 论诗三十首·二十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538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9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全诗翻译赏析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太祖撷衣文言文翻译

    太祖撷衣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4
  • 古今最经典的一首茶词,堪称咏茶词中的奇作,千百年来无人能超越

    品令·茶词 北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静,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

    2023年1月11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