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的文言文情感教育

浅谈高中的文言文情感教育

  一、高中文言文篇章与情感教学的互动延伸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课程一直以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难点。由于缺乏时代语境的引入,和对古代文化的陌生,学生对于文言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高中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体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历来也是在高考中可以体现学生差异的重要部分。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我们在探究高中文言文教学当中,必须通过加强对学生自身的教育引导,来实现其对高中语文学习的有效把握。另外,情境教学科研有效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具有确实的科学依据。脑科学研究表明:脑的左右两个半球既分工又合作。左脑是语言理解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的、逻辑的、分析的、代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负责条理化思维或叫做逻辑思维。右脑则是情绪中枢,主要完成直观的、综合的、图形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负责直觉、想象力、创造力等形象思维。学习时两半球的优势兴奋交替兴抑,互补协同,会大大释放大脑的潜能,提高效率。当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为难、畏难”的情绪时,教师应该具体地分析原因,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情感教学的情境来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而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各种知识的催化剂,不容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文言文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便能够解决学生自身的畏难情绪。通过情境教学的展开,引导其对学习文言文产生足够的动力。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将传统教学系统当中的逼迫学生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学。在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如果赶鸭子上家,让学生在不愿听、听不懂的气氛中进行学习,那么其自身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会呈现出被动的状态。但是,情感教学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这方面的问题。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加强其自身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对于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及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太多接触。这种缺乏时代要素的隔膜,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即会认为文言文本身是枯燥的,而其整个的学习状态将是非常枯燥。

  第二,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优秀篇章,其内在蕴含了包括了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意蕴。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建立起自身对文学作品的品鉴和基本类型的区别。学生往往会通过有效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式,来对文言文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对古代文言文的审美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简单的对文言文字词句子结构的学习,上升到对其整个思想意蕴和审美形态的整体把握。学生学习文言文,本身便是对古代文化的学习。这种通过文言文学习,而进行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意识的把握,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文言文中所阐述的对真善美的关照,与学生在这一时期成为所需要的对美的认知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文言文的篇章当中,蕴含了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儒者道士对人生充满哲理的思索,和对人生境遇的各种体验。以苏东坡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例,其在整个行文过程当中,阐述了作者苏东坡对人生的一种奇妙体验。其为读者人生境界的提升和对人生的感觉描写的十分细致到位。作为学生来讲,其在认真诵读苏东坡先生的作品时,可以体会到其对人生和宇宙辩证关系的探索,并能够通过作品的阅读和背诵,加深自己对这种豪迈人生的感悟,从而通过文学审美来大大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这种通过文言文作品来影响人细节的文字,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作品时,不仅仅是在进行简单的文言文知识学习,更是对人生态度和人生观念进行学习和调整。

  二、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情感教学的基本路径探析

  文言文与学生个人的情感存在着良好的互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容易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这为文言文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情节,奠定了充分的现实基础。而在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通过对学生的审美追求和情感陶冶作用的把握,充分发挥其作用,努力使其对整个学习状态具有清晰的认识。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导,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对课文的诵读。众所周知,文言文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其在朗读的时候会朗朗上口,这种韵味儿会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内在的优美韵律和内部结构构成。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可以通过对这种韵律的赏析来加深对古代文学当中形式美的认识。另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让自己的思维空间进入到文章中的优美世界里。

  第二,教师在进行课文的讲解时,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课文当中的字词和句子的把握,上升到对学习规律和思想内涵的把握。文言文的表达具有其内在规律,通过加强对文章中内在规律的认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意蕴。作为教师来讲,更要加强对学生对文学作品当中主题思想的把握。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文章中所传递的内容,适时地将文章中所蕴含的审美观念与主题思想进行讲解,并对文章中的思想情感移情到现实的生活当中,通过现代生活的引入,来推进其情感教学,使得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情感教学与文言文的相互结合,为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他们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提升了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并将其转换为自身道德情感观念的重要组成。在新课标下,这一方式将推进文言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0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教师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教师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困境一:“现在学文言文有什么用?”   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它是由先秦口语演化而来的。因年代久远的关系,学生深感学习困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1.4K
  • 《上阳白发人》翻译赏析

      《上阳白发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 重阳后菊花过了登高菊尚新翻译赏析

      《重阳后菊花·过了登高菊尚新》作者为宋朝诗人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前言】   《重阳后菊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7
  • 虎求百兽

    【原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13
  • 赞美梅花的诗句

    赞美梅花的诗句   《浣溪沙》   年代:唐 作者: 韦庄   惆怅梦余山月斜,   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   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