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纵囚论原文

文言文纵囚论原文

  纵囚论(欧阳修)

  ◇原文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①。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馀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②。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③。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④?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⑤;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⑥?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⑦。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⑧。

  ◇注释

  ①苟:苟且。幸:侥幸。

  ②录:登录于册,录取。大辟:死刑。馀,同“余”。纵:释放。

  ③无后者:指没有囚犯超过期限。

  ④冀:希望。

  ⑤贼:盗窃。此指窥察。

  ⑥此名:指“恩德入人深”之名声。

  ⑦若夫:至于。

  ⑧立异:指建立“不常之法”。逆情:违背人情。干誉:求取名誉。

  ◇鉴赏

  据史书记载,唐贞观六年,太宗亲自审讯了三百九十名死囚犯,并放他们回家,约定来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到了第二年秋天,死囚犯如数归来。太宗感其信义,遂全部予以赦免。欧阳修有感于此事,遂发表议论,撰成此文。

  欧阳修一反流俗的看法,认为这件事不可作为“常法”,甚至批评唐太宗此举是为了求取仁德的名声。文章反复辩驳,逐层深入,写得明快犀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0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满江红莫折荼蘼赏析

      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8
  • 有关描写述志抒怀的古诗名句及作者出处集锦鉴赏

    述志抒怀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0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赠从弟(其二)》原文及注释译文

      《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⑴亭亭:耸立的样子…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913
  • 客中月――白居易诗词全集

    客中月 [唐] 白居易 客从江南来,来时月上弦。 悠悠行旅中,三见清光圆。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逐。 朝发渭水桥,暮入长安陌。 不知今夜月,又作谁家客?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 浣溪沙·初夏

    朝代:明代 作者:叶小鸾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