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考文言文,《前辈勤学》

分析中考文言文,《前辈勤学》

  《前辈勤学》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③有进。

  张无垢④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⑤,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⑥北⑦归,窗下石上,双趺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鹤林玉露》)

  注释:

  ①胡澹庵:北宋官员。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③道:指学问。④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⑤昧爽:拂晓,黎明。⑥洎:到。⑦北:向北,名词作状语。⑧趺:脚。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洎北归的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耻下问(《〈论语〉十则》)B.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C.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D.虽乘奔御风(《三峡》)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明而读 就:即,连词。

  B.然龟山盖少年事 盖:大约,表推测。

  C.无垢乃晚年 乃:是,表判断。

  D.辄执书立窗下 辄:就,连词。

  3.选出对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两项。()

  A.是向友人炫耀他读书的用功刻苦。

  B.是向友人说明,他学问上的长进是和他两肘三十年没离开过书案有直接关系。

  C.是告诉友人,做学问实在太苦了。

  D.说明学问上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勤学苦读。

  4.本文虽表现的都是勤学苦读,但在描写两人的写法上却不一样。请联系短文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这几句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吗?它说明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典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例句中的北和C项的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向北、向东,在句中作动词的状语。A项中的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耻。B项中的新是形容词作名词,意为新知识。D项中的奔是动词作名词,意为奔跑的马) 2.A(就在这里是动词,作靠近讲,不是连词) 3.BD 4.写杨龟山的苦读,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用他的臂肘三十年不离书案,来表现他的苦读精神;写张无垢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方法,记叙他在黎明时分,立在窗下执书苦读的情形。 5.用的是间接衬托手法。用留在窗下石上的足迹至今还宛然犹存,隐隐约约的样子,间接衬托出他坚持不懈的勤奋精神。 6.程门立雪说的是杨龟山向大学问家程颐虚心求教的`事。一日龟山到洛阳求教程颐,看到程颐坐在椅子上睡着了,龟山就一直在门外耐心等待。程颐醒来,看到外面的雪下了一尺多深,而龟山一直站在雪中。这说明了龟山的求知若渴和尊师的美德。典故:车胤囊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

  译文:

  胡澹安去见杨龟山,杨龟山举起自己的两个臂肘给他看,说:我这两个臂肘有三十年没有离开过书案,这以后在学问上才有了些进步。

  张无垢被贬到横浦,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的卧室里有一个小矮窗,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手拿书卷立在窗前开始趁着日光读书,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四年。等到他回北方的时候,窗下的石头上,双脚留下的痕迹隐约可见,至今还存在着。

  前辈们从事学习勤奋刻苦都像这样,然而杨龟山是少年时的事,张无垢却是晚年的事,更难能可贵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1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 翰 传 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8
  •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A,为岩。青树翠蔓,蒙…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20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元夜:农历正月十五日夜,即元宵夜。自唐代开始于元…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4
  •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497
  • 最新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怀古诗词,思想内容常是   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   2.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   3.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及自己的壮志难…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7
  • 文言文《荆轲刺秦王》译文

    文言文《荆轲刺秦王》译文   《荆轲刺秦王》记述了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并雪个人的见陵之耻,派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的史实。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荆轲刺秦王》译文,一起来…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