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济》文言文赏析

《君子济》文言文赏析

  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①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②,赍金③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④,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⑤,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济。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

  【注释】

  ①幸:帝王驾临。②大贾:大商人。③赍金:带着钱币。④津长:长官渡口的官。下文“子封”是他的名字。⑤发冢举尸:挖掘坟墓,移开尸体。

  道:路。

  往:去、到。

  津长:掌管渡口的官。津:渡水的地方(渡口)下文“子封”是他的名字。

  于:“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文学常识】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是中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阅读练习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夜迷失道 ( )

  (2)即名其津为君子济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

  3. 津长被称为君子,是因为他有 的德行。

  4.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故事来介绍

  【参考答案】

  1、(1)路(2)命名、取名

  2、他的儿子把钱币全部赠给津长,津长不接受

  3、厚道,不贪财

  4、君子济命名的缘由

  【译文】

  皇上魏桓帝十一年,西行到榆中,东到代地,洛阳的大商人带着财货随皇帝皇后走,夜晚迷失了道路,去投靠津长,说:子封送我。渡河途中,商人突然死了,津长把他埋了。商人的儿子寻求父尸放丧,挖掘坟墓尸体。钱币没损失一点。他的儿子把金子都给他,(但)津长不接受。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皇帝说:真是个君子啊,就把这个津口命名为君子济。

  【人物形象】

  文中的津长为人厚道,不贪图钱财

  【主题】

  津长被称为君子,是因为他厚道、不贪图钱财。“即名其津为君子济”的意思是:就命名这个渡口为君子济,“君子济”是魏桓帝为这个渡口命的名称。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君子济命名的缘由来介绍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2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马说》译文

    文言文《马说》译文   马 说 作者:韩愈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军使,私畜勇士百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全…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4
  • 郑人买履的全文意思是什么?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41
  • 田茂遇《纱窗恨·答冠月韵》阅读答案及赏析

    纱窗恨·答冠月韵 田茂遇 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 雕盘处,千山黑雪,马嘶外,万坦克黄沙。算春宵归梦,好还家。   1、下列说法错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2
  • 《郊兴·空园歌独酌》的翻译赏析

      《郊兴·空园歌独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2
  • 名医家术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名医家术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