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试题

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①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外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地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

  ②已而观陶子之集,则其平淡冲和,潇洒脱落,悠然势分之外,非独不困于穷,而直以穷为娱。百世之下,讽咏其词,融融然尘渣俗垢与之俱化。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推陶子之道,可以进于孔氏之门。而世之论者,徒以元熙①易代之间,谓为大节,而不究其安命乐天之实。夫穷苦迫于外,饥寒憯于肤,而性情不挠,则于晋、宋间,真如蚍蜉聚散耳。

  ③昔虞伯生②慕陶,而并诸邵子之间。予不敢望于邵而独喜陶也,予又今之穷者,扁其室曰陶庵云。

  【注】①元熙:东晋最后一个皇帝恭帝年号。②虞伯生:元朝文学家。邵子:邵雍,北宋理学家。

  22、(1分)高中课文《论语七则》中,孔子责备子路之愠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3、(2分)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君子之处世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

  24、(3分)对第②段中融融然尘渣俗垢与之俱化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人间因为陶潜作品而变得洁净高尚了。 B、陶潜作品中没有庸俗卑下的世俗之见。

  C、陶潜作品使读者的精神境界获得升华。 D、陶潜与读者同时超然于世俗尘垢之外。

  25、(3分)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选择一组对比,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3分)概述作者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陶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2、(1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3、(2分)不受外界环境左右 24、(3分)C 25、司马迁作品中的慷慨不平之气与陶渊明作品中的冲平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安命乐天的追求;将闾巷小夫不能处穷与君子安于困窘作对比,强调个人的修养对于安命乐天的重要;孔子盛赞颜渊与责备子路对比,突出自古以来身处困窘尚能安命乐天的不易。 26、(3分)作者仰慕陶渊明安命乐天的人生态度,自己当时处在失意困顿之中。

  【参考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阅读司马迁的《史记》,看见文章的内容情感愤激、充满了愤恨抑郁不平之气,这种情感十分激烈,抑制不住。我认为君子处在这个世上,权衡事物的标准、尺度,始终在于自己的个人情感,决不应该因为一时的遭遇,或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改变。假设不幸处于困窘的处境,那么利用这种处境使自己的心态平和,性情得到愉悦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方法。哪里会像那些道德修养不高的普通百姓,一旦外界的环境不符合他的心意,悲伤哀怨憔悴的神情就会表现在眉目之间呢?孔子多次赞美颜渊,责备子路的恼怒,从中可以看到古人能做到平其心志、怡其性情也是很困难的。

  不久前我看了陶潜的’文集,文章中表现出淡泊平和,潇洒自然,悠然自在地处在权势地位之外,不只是不被贫穷所困扰,而简直是把贫穷当作一种快乐。百代以后的人,诵读他的文章,自己心中的世俗污秽的念头就全都消失了。确实啊,陶渊明是古代善于处穷不变的人啊。推想学习陶渊明处穷不变的方法,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了。可是时下评论陶渊明的人,只看到他在东晋末年的行为,赞赏他的大节,而不谈他乐于接受命运的安排的事实。陶渊明他外有穷困的逼迫,内有饥寒的痛苦,但是他的性情没有受到干扰,对于晋、宋朝代的改变,在陶渊明看来就像蚍蜉聚散一样,与自己无关。

  从前虞伯生仰慕陶渊明,把他与邵雍相提并论。我不敢望邵雍之项背,只喜欢陶渊明,我如今又身处困窘,所以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陶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3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文言文原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文言文原文   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钟,静中有动,动中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28
  • 薛涛·《乡思》思乡之情唐诗

    薛涛·《乡思》 峨嵋山下水如油(1),怜我心同不系舟(2)。 何日片帆离锦浦(3),棹声齐唱发中流(4)。   【注释】 (1)峨嵋山:即峨眉山,在今四川省…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2
  • 《逍遥游》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文言文翻译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孝丐》文言文翻译

    《孝丐》文言文翻译   孝丐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 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 宋之问,字延清,汾州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人。父令文,高宗时为东台详正学士。之问伟仪貌,雄于辩。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2
  • 《淮北蜂与江南蟹》的文言文翻译

    《淮北蜂与江南蟹》的文言文翻译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