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常见多义词例释

  按照多义词、义项、例句及篇目顺序整理

  从

  ①跟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③顺着,随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④依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⑤介词,由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⑥介词,向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策

  ①名词,泛指马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动词,用鞭子打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载(名词用作动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故

  ①旧的,原来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②原因,缘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③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④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具

  ①详细,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具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③工具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④备,置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⑤同"俱",全,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4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全诗鉴赏

    “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这两句是想象封敖与幕僚唱和于屏前灯下,诗思敏捷,如江上急雨,诗语圆润,如夜明之珠。措辞妙丽,言之真切。 出自李商隐《行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君道节选文言文翻译

    君道节选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4
  • 蓦山溪·自述

    朝代:宋代 作者:宋自逊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52
  • 描写暮春的古诗

      1、无限残红著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宋·王安石《暮春》   2、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8
  • 深虑论

    朝代:明代 作者:方孝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84
  • 喜迁莺凡尘流水翻译赏析

      凡尘流水。正春在、绛阙瑶阶十二。暖日明霞,天香盘锦,低映晓光梳洗。故苑浣花沈恨,化作妖红斜紫。困无力,倚阑干,还倩东风扶起。   公子。留意处,罗盖牙签,一一花名字。小扇翻歌,…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