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寡人之于国也》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寡人之于国也》。在孟子的这篇文章里,我们应该要掌握哪些文言文知识点呢。一起来看为大家总结的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左?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 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 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 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 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 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2) 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 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 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 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 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2)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 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 “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4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郑人买履文言文道理

    郑人买履文言文道理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下面是关于郑人买履文言文道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郑人买履   作者:淮南子   郑人有欲买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8
  • 锡饧不辨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锡饧不辨   原文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时,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6
  • 于过春节的诗句

    于过春节的诗句   春节饮酒赋诗的传统由来已久。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39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及全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6
  •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模拟题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模拟题   文言文阅读(15分)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 ①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晏坐闲吟――白居易诗词全集

    晏坐闲吟 [唐] 白居易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