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文言文训练及参考答案

庄子钓于濮水文言文训练及参考答案

  庄子钓于濮水

  一、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秋水》 战国 庄子

  二、解释加点的字: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命令,派遣,支使

  2.庄子持竿不顾 回头看

  3.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变为,成为

  4.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活着,生存

  三、翻译句子: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

  2.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3.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四、中心整理:

  中心思想:庄子运用“神龟”的形象比喻,表现了他淡泊名利,不为官位所累,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

  五、练习举隅:

  1.关于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庄子拿神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

  B.“庄子钓于濮水”是中国文人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典范,表现了中国文人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C.庄子的行为是荒唐的,偏激的。

  D.庄子是一个其貌不扬但有大智慧、强内力、且能与时俱进的人。

  2.有人说,“庄子钓于濮水之时面临着双重诱惑”。句中的“双重诱惑”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种是自由的、清闲自在的生活;一种是执掌重权、享受“威福”的.生活

  3.庄子为什么选择用神龟作比喻这种婉拒的方法?

  因为对方是楚国的国君,如果马上回绝他的邀请,就太不礼貌了,也太不给国君面子了,而且弄不好会得罪国君,到时脑袋也保不住了,所以庄子用神龟的选择作比,比较委婉地推掉楚王的邀请.因为这神龟是楚国的,是楚王自己国家里的东西;而且这只神龟死后,楚王用锦缎和竹箱珍藏它,可见它的珍贵。所以庄子选用神龟来比喻自己。因为神龟虽然死后风风光光,但它宁愿选择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这与庄子的追求是一致的。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短文作者庄子,名周, 时期哲学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3分)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11、短文中,庄子对两位大臣诉说神龟的故事,其目的是 (3分)

  参考答案:

  9、战国(2分)

  10、这只乌龟愿意死后骨头被供奉在庙堂之中而显示高贵,(还是)愿意活着在池塘中游曳呢?(3分)

  11、以此为喻拒绝楚王要他出任官职的邀请 (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7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地无边无际 风吹过去把草吹倒 看见了牛羊 形容大草原的美景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5
  • 闻鹊喜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   闻鹊喜·吴山观涛   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闻鹊喜·吴山观…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29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340
  • 湖州歌·其六

    朝代:宋代 作者:汪元量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566
  • 书洛阳名园记后

    朝代:宋代 作者:李格非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71
  • 《伯牙与钟子期》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伯牙与钟子期》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