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送李愿归盘谷序的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送李愿归盘谷序的习题及答案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宅:房屋

  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 畯:通“俊”

  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便:安逸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 央:完、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吾非恶此而逃之 蚓无爪牙之利

  B.其在外,则树旗旄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泉甘而土肥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4分)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3分)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4分)

  (3)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3分)

  答案:

  5.A (A.“宅”应为“位置”)

  6.B (B.都是代词,他。A.代词;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介词,在;介词,被。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7.C

  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述了三种人:“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作者借李愿之口,对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对第二种人持赞赏态度。

  9.

  (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

  (2)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3)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7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句子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句子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以下是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句子,欢迎阅读。   NO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3
  • 《梁君出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君出猎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1
  • 苏轼《叶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叶嘉传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1
  • 欧阳修文集――卷四十一・居士集卷四十一

      ◎序六首   【帝王世次图序】   尧、舜、禹、汤、文、武,此六君子者可谓显人矣。而后世犹失其传者,岂非以其远也哉?是故君子之学,不穷远以为能,而阙其不知,慎所传以惑世也。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7
  • 《百家姓.濮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濮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濮阳》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颛顼的后代以地名为氏。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南岸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那地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7
  • 洞仙歌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