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蜀中离席》阅读答案

杜工部蜀中离席①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②。

注释:
①释题:公元851(宣宗大中五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不久,他又奉差赴西川推狱。这诗是留别僚友杜之作。题意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
②卓文君,汉代才女,貌美,善鼓琴,家中富贵,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1.颈联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                      。两句诗的句法相似。(2分)
答案: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 结合全诗,从思想感情方面谈谈这首诗与杜诗的相似之处。(4分)
答: ①忧国伤世:“世路干戈”表现时局动荡,战乱不断;使节未归,军队驻防,说明边防紧迫,外患严重;诗人忧国之情自然流出。
②自伤身世:“醉客延醒客”言自己怀才不遇,只能借酒消愁。并以美酒佳人自我宽慰,实则表达生活之流离漂泊的无奈。

简析
《杜工部蜀中离席》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乃诗人于宣宗大中六年时所写,当时李商隐要离开成都,返回梓州,于是在饯别宴席上写下此诗。诗歌描绘了战乱时候与朋友惜别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势的思想感情。而且,该诗是李商隐模仿杜甫的风格所写的诗。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风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风格。
全诗看来,诗歌体现了李商隐关怀国事,忧虑时局的政治热情。诗人以矫健凄婉的笔力表达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思想。诗歌的艺术也颇显精密,世路干戈,朋友离别是总起,下面写“干戈”而感伤时势,接着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却因浓重的忧时情怀而超越了个人的离群之别。全诗脉络精细,变化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3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是宋朝的司马光写的,选自《资治通鉴》。 原文 戊(wù)子①,上⑨谓侍臣⑾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⑧而非桀、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0
  •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天净沙秋思的优美赏析

      天净沙秋思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净沙·秋思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9
  •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过零丁洋》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过零丁洋》   【译文一】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9
  • 文言文之尉缭子·分塞令原文及其翻译

    文言文之尉缭子·分塞令原文及其翻译   尉缭子·分塞令原文及翻译   分塞令   作者:尉缭   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这两句是作者想象魏万已近长安的情景——凉秋九月,寒冬将临,关城的树叶已黄,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景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